两会聚焦  >  正文

说说航天梦 | 给孩子的两会新闻(四)

2023-03-16 14:31:36 来源: 红领巾集结号

2023

小伙伴们,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漫步展厅,重温中国载人航天的高光时刻。

中国少年报、未来网  特别报道

小未: 今天我们要讲的热词是“筑梦航天”。

知心姐姐: 提到“中国航天”,小伙伴们记忆最深的,是不是“天宫课堂”?

小未: 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太空,问天实验舱化身为“太空教室”,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老师为小伙伴们演示并讲解了许多有趣的太空实验。这么高级别的课堂,连外国网友都十分羡慕,直说中国学生真是太幸运了。

知心姐姐: 小伙伴们的幸运背后是中国几代航天人不断奋斗、攻坚克难的结果。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建设,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拥有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载人航天“三十而立”,诠释了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中国速度”。

小未: 众所周知,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复杂、难度最大、要求最严的工程。此前,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已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登月,发射了空间站。而当时的中国,空间站、载人飞船、载人运载火箭等都还停留在图纸之上,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知心姐姐: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中国航天人在长期的奋斗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赴后继,投身在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中。

小未: 我们知道,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被“卡脖子”。

知心姐姐: 正是立足于自主创新,中国载人航天跨越了一个个重大关口,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建站技术的国家。

小未: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已经有10艘载人飞船、16名中国航天员造访太空。

知心姐姐: 细细品味,“飞天之路”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和小伙伴们分享其中的两个故事——

小未: 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被形象地称为“万里穿针”。没有它,建立空间站、航天员定期更换、天地往返运输,都无从谈起。上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人去国外取经,外方专家说得很直接,研制难度非常大,不如直接购买他们的产品。可费用上却是天文数字,仅设计专利费就高达一亿美元。一定要研制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对接机构。中国航天人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数千次的试验、数以万计的数据积累……

知心姐姐: 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小未: 航天员舱外航天服,虽然名字叫衣服,实际上是一部小型载人飞行器,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宇宙飞船”。

知心姐姐: 太空中,强烈的X射线、强紫外线和高能粒子,还有来自宇宙的尘埃都是致命的东西。一些尘埃,虽只有沙子大小,但它们有超过3万公里的时速,只要撞上,就能洞穿人体。

小未: 因此,舱外航天服集中人类高科技,在太空环境中独立对航天员进行生命保障,具备防护辐射、超高低温等空间恶劣环境的能力,同时还要保证航天员能够高效地工作。

知心姐姐: 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国有能力自主研制航天服。相比美国、俄罗斯的舱外航天服,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毫不逊色,甚至更安全可靠,在空间站舱外历经数个小时,一次次保障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工作任务。

小未: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全面进入应用阶段。按照规划,今年,我国还将发射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两艘载人飞船。

知心姐姐: 到2025年前后,中国空间站二期建造计划也将启动,届时空间站的规模就会翻倍,常驻航天员数量将会达到6个人。

小未: 此外,我国还将以中国空间站为平台,联合其他国家航天员共同开展太空合作项目,打造人类共同的太空家园。未来,还要载人登月、载人探火,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还将走向更深远的深空。

知心姐姐: 探索太空是勇敢者的事业,需要勇气,也需要跨领域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作为青少年的你们,未来将成为中国迈向星辰大海的主力军。

小未: 希望小伙伴们热爱科学,学好本领,去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书写更加辉煌的中国传奇!

很多小伙伴都有一个航天梦,怎样实现它呢?近日,小灵通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徐立平叔叔。一起来听他讲述的航天精神和航天梦—— (小提示:出现在视频5分36秒!)

小朋友们

本期《给孩子的两会新闻》

到这里就结束啦

我们下期再见

温馨提示

来源 :中国少年报、未来网

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他处,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作者: 编辑: 未来网新闻侯智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