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决胜2020】河南上蔡:兴产业、帮托养、做兜底 村民增收脱贫致富有奔头

2020-11-30 07:49:18 来源: 未来网
近年来,上蔡县通过规划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实施食用菌种植养殖项目等,创新扶贫思路和工作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未来网上蔡11月30日电(记者 姚凌)飘雨的初冬时节,天气寒冷,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状元红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里却是暖融融的。

  “来,尝尝,我们种植的菊花是甜的,纯天然无污染,可以直接吃。”讲解员边说边摘下一朵菊花递给记者。001号高效日光温室大棚内食用菊花长势良好,贫困农户正在修剪枝芽,技术员在旁边耐心指导,一片忙碌景象。目前,在这个融合示范园内,像这样的高标准温棚共有108座,除了食用菊花,还种植高品质西瓜、优质草莓、酸甜果番茄等高档果蔬。

  (上蔡县状元红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食用菊花种植大棚一角。未来网记者 姚凌 摄)

  近年来,上蔡县通过规划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实施食用菌种植养殖项目等,创新扶贫思路和工作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未来网记者了解到,上蔡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16年起,已连续4年被评为“驻马店市脱贫攻坚先进县”,5年来实现减贫18万人,17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近日, “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上蔡县,了解学习上蔡县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秘诀”。

  不做闲人,劳动更有价值

  (任合群向记者介绍大棚内工作情况。 未来网记者 姚凌 摄)

  58岁的任合群是示范园附近村的农民,在大棚里工作已经一两年了。据他自己介绍,他的手部有残疾,老伴儿眼睛也有残疾,来棚里务工之前就在家里种地,收入很有限。通过培训,他就在这大棚里稳定工作了下来,很快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未来网记者了解到,示范园大棚内种植的西红柿,从定植到采摘一般需要一两个月,这期间,任合群全程都闲不住,随时查看随时管理。“等西红柿熟了之后再栽上别的啥,青菜啊啥的都可以在这里面种,种了之后我还可以再管理,常年都可以在这棚里干活。”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有钱挣,说起来如今的日子,任合群掩不住的笑意。

  在大路李乡湾里村食用菌种植扶贫基地内工作的李汉章也一样。曾经,李汉章一家四口吃低保,后来在集体的带动下开始进行平菇种植。李汉章向未来网记者介绍,除了负责1100个食用菌菌棒外,他有时间的话还去做侍弄芦笋之类的别的活,一年差不多收入两万块。“反正村里产业园里啥活都有,干这干那,只要想干,根本就闲不着。”说这话的时候,李汉章眼里闪着光。

  产业带贫过程中,上蔡县为能劳动但劳动能力不高的贫困户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工作岗位,帮愿意劳动的贫困户想脱贫的好点子、提供多样的工作机会。不等不靠不做闲人,激励贫困户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脱贫增收,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上蔡县大路李乡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门口。未来网记者 姚凌 摄)

  集中托养,互助更有尊严

  在上蔡县,持证残疾人有10261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13.8%,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群,不仅因长期求医问药使家庭限于经济困境,还因需要护理使家人失去劳务创收机会,依靠自身实现脱贫难上加难。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是上蔡县探索出的贫困家庭增收脱贫的新路径。

  71岁的陈军在大路李乡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做护工已经有些时日了。她和74岁的

  老伴儿自愿申请并通过审核后入住集中托养中心,和他们同屋住的还有邻村一位82岁的老人。平时,陈军负责照顾同住的两位肢体残疾的老人的生活起居。

  陈军对未来网记者介绍,她们家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出嫁后家里就只剩下她和老伴儿,年纪都逐渐大了,她也不想拖累女儿,正好赶上好政策,就申请入住了托养中心。现在不仅她和老伴儿有人陪,有人管,生病吃药政府还报销,每天托养中心的厨房都会做好吃的给他们,她自己做护工每个月还能拿到2000元工资。

  目前,上蔡县像大路李乡这样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共有32个,实现了2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入住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606人,解放贫困家庭劳动力800多人,为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370多个。”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温暖一方“,集中托养中心”一站式“解决了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的生活、护理、康复、脱贫等难题,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向好的生活迈进中也更有尊严和底气。

  (上蔡县黄埠镇小王营村幸福苑。未来网记者 姚凌 摄)

  政策兜底,日子更有奔头

  宽阔的水泥路,敞亮的保障房,屋后挨着村小学传来朗朗读书声,屋前栅栏里种着葱蒜和青菜,路对面是自己承包的大棚,走几步路就可以去“视察”苗木生长情况,这样的生活,吕留妮很满意。

  2018年以来,得益于上蔡县试点探索建设村级集体周转性保障房,集中解决贫困五保户、双女户等特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吕留妮入住黄埠镇小王营村 “幸福苑”。

  有得住,还要富。黄埠镇小王营村大棚项目公示栏显示,2018年度,小王营村总投资

  省派第一书记扶贫资金50万元,新建大棚47座,占地30亩,预期带动47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及育苗种植,帮助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

  吕留妮承包的大棚与住处就一路之隔,棚内正在育苗红枫。“这些苗长大了就可以卖掉,有统一的人来收购。幸福苑里住着的也有技术员,会给我们培训如何管理育苗,比如上水啊施肥啊都有人教。需要插苗的时候我就雇人弄,这样他们也有收入,一天50块钱。”和未来网记者聊起大棚,吕留妮言语间都带着自豪,”我承包大棚这都是国家投资的,个人不掏钱,我得到这些苗也不需要花钱,苗长大了卖掉了都是我的钱。等于我自己除了付雇人的钱,其他都是盈利。 “

  走在小王营村的大棚之间,未来网记者注意到,大棚两侧的空隙土地里还种上了红薯和油菜,已经郁郁葱葱。据吕留妮介绍,这些可以自己吃,多余的可以卖掉,能再多点儿收入。

  像吕留妮这样的贫困户,上蔡县深入调研核实,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兜底政策”。目前,吕留妮可以享受农合补贴、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医疗救助、五保补贴、危房改造等多项扶贫政策。

  “我今年都66岁了,以前这种光景想都不敢想“,吕留妮说。被问到对未来五年有什么想法,他憨厚地笑了起来,“现在过得都这么好了,那以后肯定更不赖,不赖不赖不赖!“

作者: 姚凌 编辑: 未来网新闻杨子健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