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11月2日电(记者 王军伟)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发布了“一老一小”消费领域投诉情况专题报告(下称专题报告)。其中涉及未成年人消费投诉方面,被通报最多的内容为:违法向未成年人出售商品和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网游退费难等。
违法向未成年人出售商品或提供相关服务
专题报告指出,一些商家违反规定,明知或未经核实服务对象是否为未成年人情况下,擅自为其提供相关服务,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类是违法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另一类是违法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
中消协表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电子烟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第四条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
诱导未成年人消费问题突出
专题报告指出,未成年人从生理到心理都处于成长发育期,容易被诱导而成瘾沉溺。近来,未成年人盲盒消费热,一些商家诱导未成年人高额购买卡片等低价值盲盒商品;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通过制造“粉丝经济”“饭圈文化”,使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一些平台和主播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被家长发现后,平台以无法证明实际打赏人是未成年为由而拒绝退款。
中消协发出提示,未成年人自控力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影响或被商家的诱导误入歧途。家长和学校要及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偶像观,避免滋生赌博心态或陷入追星骗局。
此外,5月8日,中央文明办、文旅部、广电总局、互联网信息办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网站平台不得研发上线吸引未成年人打赏的功能应用,不得开发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的各类“礼物”。各类直播平台应当严格落实意见要求,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网游充值退费难,内容审核不严投诉集中
专题报告指出,未成年人网游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退费难及内容低俗两方面。未成年人利用家长手机注册游戏账号进行充值消费,在付款环节平台未验证充值人实际身份,家长在维权时无法证明实际充值人,引发大量游戏充值退费纠纷。另外,一些网络游戏内容充斥血腥、色情、暴力等内容,导致未成年人接触到相关内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中消协提醒称,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管理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和支付密码,防止未经同意被未成年人使用。另外,相关网游运营企业应当增强自律意识,杜绝暴力、色情、低俗等内容;严格落实《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相关要求,加强注册账号、登录游戏、支付费用等环节的身份核验,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11-15 11:41
11-15 11:41
10-14 17:53
04-29 13:45
05-15 11:14
05-15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