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1月7日电(实习生 吕豪景 记者 王秀娟)近日,网络热炒网红“凤姐”(罗玉凤)的一段视频,视频表达的中心意思是“我们都欠凤姐一个道歉”,而且,B站还将该视频置顶。这些奇怪的现象,让许多网友感觉诡异。有观察人士表示,“凤姐”这条视频的炒作,容易误导青少年形成反社会的人格。
据了解,网红“凤姐”并非第一次因其言论受到关注。温州动车事件时,她曾经说过“温州动车事件的死者听过我罗玉凤的名字就是死得其所,他们的死是人口优化”;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凤姐”再次表示“我觉得死点人挺好的”。
“国人欠凤姐道歉”事件成为热点,始于B站上近日一条视频,该视频由B站UP主“世界名人榜”发布,迅速在网上引起热议,其标题为《当年嘲笑凤姐的我们是多么幼稚和无知!我们都欠凤姐一个道歉!》。为什么“凤姐”接受境外反华媒体的这条视频,能够在国内这么多网络平台一夜爆红?许多网友对此表示不解,也有警惕性较高的网友对这一视频进行网络举报。
(图源:B站截图)
未来网记者了解到,目前,B站UP主“世界名人榜”的账号已经找不到,疑似被注销,但仍能从B站其他账户上看到“凤姐”的这条视频,只是换了个标题。如“国木三宝”的账户,发布了该视频,标题已经换成《凤姐现状,不甘平凡,努力生活的人不该被嘲笑,我们欠她一个道歉》。
(图源:B站截图)
在B站搜索“凤姐”二字,记者发现依然有大量的吹捧“凤姐”,并要求中国人向其道歉的类似视频。此外,记者发现不仅仅是B站,在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上,都能看到相同的视频,清一水地要求中国人向“凤姐”道歉。
“有些人隐藏的比较深,‘凤姐’视频事件不仅仅只是一个娱乐现象或者说是一个简单的审丑问题,而且是一个文化符号了,她已经含有很多的政治意味。”知名编剧、监制、制片人汪海林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说,“凤姐”言论用意之险恶是昭然若揭的,其目的就是迎合人们当前的社会心理,利用年轻人的身份焦虑制造社会矛盾。
汪海林表示,“凤姐”的言论会误导中国青少年的婚恋观,误导青少年去追求学历、身高和出身,而忽略了“人”的本身。其次,她的言论还容易给未成年人造成审美观念上的混乱与迷惑,如果在审美的问题上与社会产生距离,那么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这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国人欠凤姐道歉”事件被炒热,网络平台的监管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B站对内容有哪些审核机制,为什么会让这样的视频成为爆红的热点?记者联系了B站公关部门工作人员,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对采访的回复。
11-15 11:41
11-15 11:41
02-27 16:16
10-14 17:53
04-02 13:07
03-18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