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27岁女博士因洗牙感染梅毒?网红博主致歉,业内:医学科普要抵住流量诱惑

2023-02-11 18:50:00 来源: 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2月11日电(记者 凌萌)近日,某短视频平台博主“医路向前巍子”发布的一段“女子疑因洗牙感染梅毒”科普视频引发广泛关注。随着舆论的发酵,“洗牙会导致梅毒是真的吗”“纹眉、洗牙、打耳洞等是否会导致梅毒”等话题引发网友、医学专家的热议。

  2月8日,“医路向前巍子”发布了一则致歉视频,称自己此前视频中的表述不太严谨,“洗牙过程中感染梅毒的可能性极小,洗牙前一般不需要验血。洗牙是好习惯,但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

  事实上,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医疗科普类视频乱象也充斥其中,不科学、不严谨的科普内容甚至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业内人士对此呼吁称,专业的医学科普要抵抗住流量的诱惑,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将短视频纳入医疗、医药广告法监管范围。

  女子疑因洗牙感染梅毒?网红博主发视频致歉

  日前,一位账号名为“医路向前巍子”的博主在个人账号发布的一段洗牙科普视频在网络掀起热议。视频中,该博主讲述了自己接诊过的一位27岁女博士,生活中本来洁身自好,却疑似因洗牙感染了梅毒。

  在该博主的追问之下,这名女博士回忆称自己近期只去洗过牙,而洗牙的机构是一家小诊所。根据这名女博士的描述,“医路向前巍子”在视频中表示,“我觉得她传染梅毒就是因为这个洗牙。”

  

图源:“医路向前巍子”个人账号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话题的愈演愈烈,“27岁女博士疑因洗牙感染梅毒”视频获得超124万点赞,评论数近17万。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示:“看完视频后不敢再去洗牙。”也有不少知名医疗领域博主发视频“辟谣”,认为洗牙导致梅毒感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2月8日,记者在短视频平台检索后发现,“医路向前巍子”的个人账号上已删除了上述洗牙科普视频内容。该博主还更新了一则致歉视频,称自己此前视频中的表述不太严谨,向大家道歉。“洗牙过程中感染梅毒的可能性极小,洗牙前一般不需要验血。洗牙是好习惯,但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该博主表示,日后在科普内容方面,会多和同行探讨学习。

  记者注意到,“医路向前巍子”在短视频平台上个人账号认证的身份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急诊外科医师”,截至目前粉丝数量超2400万。同时,其在新浪微博的个人账号同样名为“医路向前巍子”,身份认证信息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急诊科医生高巍”。

  

图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官网

  而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官网于2021年12月发布的院刊院报,其中显示“密云院区急诊科高巍主治医师四年前创建了自媒体账号‘医路向前巍子’。”这也证实了“医路向前巍子”即为高巍。随后,记者向“医路向前巍子”的个人账号发送了采访内容,并通过多方尝试与其本人取得联系。但截至发稿前,未能联系到高巍本人。

  专家辟谣:洗牙导致梅毒感染的概率极低

  由“女子疑因洗牙感染梅毒”视频内容引发的质疑之外,是人们对于洗牙这一寻常健康诊疗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担忧。洗牙究竟会不会导致梅毒或其他传染病的发生?

  对此,口腔执业医师、健康博主刘杰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洗牙是否会感染梅毒或其他传染病这一问题,消费者大可不必过于担忧。“只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其使用的洗牙器械都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简单来说,无论患者是否携带病毒,只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洗牙导致梅毒或其他传染病的概率极低,消费者可以放心进行洗牙。”

  同时,刘杰介绍称,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医疗机构及口腔专科机构并没有专门在洗牙前进行抽血检查这一步。医疗机构基本上都会严格按照消毒流程进行处理,洗牙患者不必按照是否“进行洗牙前抽血检测”而去筛选机构。“患者应在洗牙前提前告知医生自身的身体情况,特别是患有血友病、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更需提前告知。”

  

图源:某短视频平台

  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白辰也公开表示,洗牙过程中导致感染梅毒的可能性极低,很多其接触过的梅毒患者质疑是在纹眉、打耳洞、洗牙等过程中被感染,但最终大多数感染都是因性传播所导致。“梅毒实际上是一种名为梅毒螺旋体的细菌,厌氧且害怕干燥,一旦离开人体后的存活时间很短,因而通过洗牙感染梅毒的概率非常低。”

  医学科普乱象频现,业内:要抵住流量诱惑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医学科普类视频也异军突起,却也由此引发了诸多乱象。

  据媒体此前报道,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医生和药师迅速成为“网红”。不过,在传播医学科普知识的同时,还有部分并无依据的偏方或者谣言掺杂其中,甚至有人身穿白大褂冒充专家,以科普之名开直播卖货。

  此外,早在202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曾公开指出医学科普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缺乏严谨,流量导向、标题党,传递不实信息。另一方面,大量资讯由不具备医疗资质的小编进行洗稿式撰写,伪科普大行其道,不仅未能给公众提供有效的正确引导,反而使其健康蒙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网红“医生”频现、内容真假难辨的问题引发诸多担忧。针对此类乱象,2021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提出“医学科研人员在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中应当秉持科学精神、坚守社会责任,避免不实表述和新闻炒作,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不得向公众传播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

  同时,2022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其中,“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规定赫然在列。

  然而,近日“女子疑因洗牙感染梅毒”视频内容的喧嚣尘上,再将医学科普类视频乱象呈现在公众视野。对此,极目新闻发表评论称,专业的医学科普更要抵抗住流量的诱惑,体现出足够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强化作为医疗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不要有意无意地落入了“伪科普”的陷阱,对公众产生误导,引发不良影响和后果。

  北京君都律师事务所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法律部律师张文波也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短视频平台上部分医学博主发布的不科学、不严谨的科普内容乱象,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将短视频纳入医疗、医药广告法监管范围。

  “同时,有关平台也应严格把关,提高医疗科普视频的准入门槛,重点审核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能力、资质。加强运营过程监督,通过关键词屏蔽控制伪科普内容的传播,及时清理虚假医疗科普视频。”

作者: 凌萌 编辑: 瞿凯侠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