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全民阅读的氛围下,图书馆如何做好儿童阅读服务?近年来,关注和推广少儿阅读、保障儿童阅读权益、建设儿童友好型图书馆、提升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服务效能等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图书馆的重视。然而,一座真正对儿童友好的图书馆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更好地推广儿童阅读?未来网近期围绕儿童阅读话题进行了系列采访。
儿童图书馆对话②|在上海,为孩子打造一座“爱阅之城”
未来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 谢青)“打造100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是2024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围绕少儿阅读服务体系,上海已将读书场景融入生活之中,推动少儿阅读“全域”服务体系布局。
上海少年儿童活跃读者超28万人
民生友好实事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项目,近年来,随着各地公共设施的建设完善,百姓的生活质量得以稳步提升。
各地民生工作也都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上海新建的一批高颜值、高质量公共图书馆中,少年儿童图书馆成为市民阅读打卡的热门场所。
儿童阅读场景(受访者供图)
根据新发布的《2023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上海市民最常前往的公共阅读设施是公共图书馆、书店和社区阅览室文化站。2023年上海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7.49%,人均阅读超12本。
在世界读书日之际,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上海图书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发布共同发布了《2023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报告》(以下简称《阅读报告》)。
《阅读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少年儿童活跃读者超过28万人,其中5-11岁读者为上海市少年儿童阅读的主力军。
而从少儿阅读习惯来看,有固定阅读习惯的读者中,超八成阅读时间在每天半小时及以上,其中每天阅读半小时到1小时的读者人数最多。相较于其他年龄段而言,0-4岁读者更关注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5-6岁读者更关注语言、文字类图书、7-16岁读者更关注艺术类图书。
未来网记者了解到,《阅读报告》是基于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上海图书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进行的上海市少年儿童阅读情况调查,旨在研究当下上海市少年儿童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把握少年儿童的阅读规律、阅读趋势,为促进全市少年儿童阅读习惯养成、优化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推动少年儿童阅读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为少年儿童量身打造“爱阅之城”
在城市规划方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量身打造一座“爱阅读的城市”,正是儿童友好的应有之义。
在少年儿童成长的道路上,阅读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纵观上海市图书馆规划地图,从市级少儿图书馆、区级(少儿)图书馆,再到街镇图书馆少儿服务区,今年,上海更是首次将“儿童阅读”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我们欣喜看到,儿童友好已逐渐成为上海市公共图书馆行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更多儿童友好、焕然一新的儿童服务空间,普惠可及、丰富多元的儿童阅读服务正在融入申城,来到少年儿童和亲子家庭的身边。
亲子阅读场景(受访者供图)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独立建制的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海市少儿图书馆立足于“一馆两址”,在2024世界读书日和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已将政策文件、书目资源、活动资源、展陈资源等新一轮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资源包输送至基层各地学馆。
今日,在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未央学馆,2024(第十届)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大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时空阅旅行”为主题,读本主题聚焦“城市多样空间的阅读之旅、亲子成长岁月的时光之旅、生命与爱之旅”,倡导全社会重视少儿阅读,让更多少儿读者和亲子家庭参与到阅读中来。
据《阅读报告》显示,在阅读方式方面,近六成的读者主要是独立阅读,6岁以下的读者主要是亲子共读的形式,7岁以上的读者基本采用独立阅读的形式。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亲子共读的形式将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了解书籍、爱上阅读。记者了解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活动首次推出了《亲子朗读指导手册》和亲子朗读指导讲座,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入手,指导家长如何开展亲子朗读。
“今天,你和孩子一起阅读了吗?”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世界读书日和图书馆宣传周之际,希望更多地提倡家长参与到亲子共读中来,倡导全社会重视少儿阅读。
11-15 11:41
11-15 11:41
10-14 17:53
04-29 13:45
05-05 20:26
02-27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