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下的高校担当:科研成果转化,听听校长们怎么说?

2024-04-30 17:13:46 来源: 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张冰清)“开展有组织科研,需要更高层次进行系统设计;发挥好体制机制优势,要加强专利转化运用的激励和引导;通过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地方政府深度合作,让‘政产学研金’协作弥补创新链短板;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研究透,讲好科技成果转化故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上表示。

  4月27日至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简称“高促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在“高校担当:‘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与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专场”上,多位高校校长分享各校科技成果转化中有优势、有特色、有成效的案例和方法,展示了可共享、可借鉴、可操作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十周年。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为基石,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次大会发布了网络安全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京津冀高校知识产权运用联盟联合倡议。

  4月27日至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简称“高促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持续推进,学科之间、科学与产业之间呈现日益交叉融合趋势,基于高校知识创新成果转化活动,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吕卫锋表示,高校应围绕未来产业进行布局,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研究与预判,在成果转化的长期工作中维持科研团队的稳定性。希望通过在未来产业领域布局,更好地推动信息技术成果全链条发展,以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具体而言,吕卫锋向记者表示,“以前成果转化更多是老师、课题团队,通过它的技术成果跟外部企业进行产业合作,此类产业合作组织性和布局性都相对较差。因此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必须变成有组织行为。要通过学科由学校来设置重点领域的学科性公司,来推动这一领域学科方向上有组织的概念验证和成果转化工作。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今年中关村论坛发布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中,有多项就是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完成的,覆盖光芯片、材料、量子等前沿领域。

  “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途径,以中国科大先研院改革探索的过程启发更多高校培育创新型科研队伍,帮扶科技成果安全落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枫表示。

  “以中国科大为例,‘0-1’的科技突破需要在学校做,但从‘1-10’,很多技术型企业是承接不了的,所以需要通过社会上的资本跟学校团队结合,企业要想真正做大还得与产业结合,通过我校的实践验证了基础研究可以边研究边转化,实现技术快速迭代。”吴枫表示。

  连续5年保持增长,且在2023年首次超过50%——这是4月24日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知识产权总局公布的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最新数据。这一数据连续增长的背后,是我国知识产权创造的质量提升,更是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效益的持续提高。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富则向记者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三三三”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体而言,张开富表示,科技成果转化的“三三三”模式,即创新理念,“三个一”开展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先试,三项改革牵引科技成果转化;贯通三条链路,构建以科技园为核心的服务体系。通过“转一批、扶一程、帮一把”定调子,用三项改革、单列管理、评价改革、横向出资来解绳子,在技术链、平台链和服务链上打通三条链路来铺路,更好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培养。

  颠覆性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需要高质量的创造,还需要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高校作为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创新资源和科创成果导入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离不开专利转化运用的牵引和助力。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灯熬向记者表示,太原理工大学实现了从“团队找项目,到项目找团队”的转变,构建“三位一体”转化模式,提升科研转化能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未来学校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继续开展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的产业转化。

  在成果转化方面,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常务副院长王伟介绍称,“北理工模式”凝练了学校成果转化核心理念,即合规、共赢、优选、做强。王伟表示,北理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持续强化原始创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校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可推广可借鉴的北理工经验。

  “学校是教育人才的,企业是运用人才的,政府是聚拢人才的。只有把‘校地企’深度融合,在‘三高五转两体系’过程当中培养人,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人才培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树君向记者表示,北工大以“三高五转两体系”模式,构建了“科研团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由现实生产力转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作者: 张冰清 编辑: 瞿凯侠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