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8月1日电(记者 王军伟)2024年上半年,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密集出台,消费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兴热点不断涌现,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这股消费热潮的背后,一系列消费维权热点事件频发,暴露出部分行业领域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上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中国消费者协会与有关新闻媒体单位共同梳理发现,现制饮品品牌屡现过期食材等问题、“职业闭店人”成为预付式消费维权阻碍、微短剧付费乱象及内容违规问题频发、网络平台自动续费“开通容易退订难”、演唱会“柱子票”影响消费者现场体验、“叫花鸡里没有鸡”暴露商家“推责”问题、平台经济大数据“杀熟”频现、消费者购车遇4S店“价外加价”、租赁市场“提灯定损”类乱象困扰消费者、“被直播”为商家引流遭消费者投诉等案例涉及的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曝料邮箱:Rcaijing@163.com 新闻热线:010-56793767)
一、新式茶饮频陷“食品安全门”
上半年,以书亦烧仙草、茶百道、茉酸奶等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品牌,因食材过期、店员责任意识差、门店管理流程混乱等问题多次登上热搜榜。这些品牌虽以“新鲜现做”为卖点,却屡现食品安全漏洞,让消费者直呼“塌房”。舆论呼吁,新式茶饮品牌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到位,而非简单通过一纸声明撇清责任。
二、“职业闭店人”成预付式消费维权新难题
早教机构、健身房、理发店等预付式消费领域,“职业闭店人”现象愈发突出。他们在商家经营不善、准备跑路时现身,非但未能有效解决消费者退款问题,反而利用法律漏洞,与商家合谋损害消费者权益。舆论呼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规范整治“职业闭店人”群体,保护预付式消费模式的健康发展。
三、微短剧付费乱象丛生,内容违规频发
微短剧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付费乱象和内容违规问题。消费者反映,在部分平台充值后却发现可观看内容有限,甚至需要跳转至第三方平台额外付费。同时,微短剧内容低俗、庸俗、擦边现象严重,破坏行业生态。舆论呼吁,行业监管应进一步加强,平台需压实主体责任,尊重消费者需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网络平台自动续费陷阱:开通容易退订难
网络平台推出的自动续费服务,本应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与优惠,却因退订难等问题饱受诟病。消费者在退订时遭遇层层阻碍,商家在推广过程中缺乏显著提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舆论呼吁,行业各方应依照规定,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退订自动续费服务。
五、演唱会“柱子票”成消费者心头之痛
演唱会市场的火爆,让“柱子票”问题凸显。消费者高价购票,却因视线被遮挡而无法享受应有的观演体验。此类事件频发,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演唱会的整体形象。舆论期待,相关部门能完善售票、退票机制,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六、“叫花鸡里没有鸡”事件引发信任危机
文旅热点地区个别商户的违规行为,如“叫花鸡里没有鸡”、“六两蓝莓当一斤卖”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当地旅游形象。舆论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侵权商家的惩处力度,及时回应舆论关切,避免“小事”引发“大波澜”。
七、平台经济大数据“杀熟”现象频现
预订酒店、打车、购票等领域,大数据“杀熟”现象屡禁不止。消费者反映,即便是同一服务,不同用户间价格差异巨大。平台以“时间不同、地点差异导致价格浮动”等理由推脱责任,引发消费者不满。舆论期待,相关法律法规能尽快落实,打破大数据“杀熟”的灰色地带。
八、汽车4S店“价外加价”遭谴责
高档车市场中,4S店以“提车费”、“加急费”等名义价外加价的现象屡见不鲜。海口雷克萨斯4S店事件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风口浪尖。舆论呼吁,相关部门应明确法律边界,加强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九、租赁市场“提灯定损”乱象丛生
房屋租赁市场,“提灯定损”现象频现。房东以严苛的验房标准向租客索要巨额赔偿,引发广泛争议。舆论认为,租赁市场定纷止争缺乏有效权威的依据和手段,亟需完善相关保障措施,维护承租人合法权益。
十、“被直播”争议不断,隐私权成焦点
直播经济的流行,让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被搬进直播间。然而,商家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直播其消费行为的现象时有发生,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和肖像权。舆论呼吁,平台应完善相关规定,增加管理规范制度,确保商家直播行为合法合规。
08-27 14:12
08-27 15:30
10-28 21:49
08-23 17:03
09-12 08:12
09-12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