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监管平台管理办法 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2025-03-27 18:02:17 来源: 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3月27日电(记者 王军伟)近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充分发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以下简称“全国平台”)的社会服务与监管支撑效能,切实保障家长、学生以及各方的合法权益。

图据教育部官网

《办法》首先明确了全国平台的功能定位,致力于推进其大规模应用。全国平台作为全国统一的校外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一网(官方网站)三端(家长端 APP、机构端 APP 和管理端 APP),为校外培训的全流程监管和服务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全国平台成为他们选课、支付、退费、评价、投诉的有力工具,能够有效助力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对培训机构来说,全国平台则提供了按照政策要求和技术标准直接入驻或系统接入的机会,使其能够通过平台展示、售卖相关课程和服务。此外,主管部门也可借助全国平台开展预收费监管、风险预警、执法监督等工作,从而提升校外培训监管的数智化水平。

在职责权限方面,《办法》推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格局。其中,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平台的建设优化、运行维护,完善相关政策及配套文件,并制定统一技术标准。省、市、县主管部门则需负责本区域内全国平台的推广应用,确保线上线下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平台全流程监管。同时,银行等资金监管机构、相关应用方等也需按统一技术标准适配全国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为提升支撑服务水平,《办法》还构建了分级服务保障体系。全国平台设立了专门服务团队,统筹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定期组织相关培训,负责处理各级各类用户技术接入等相关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则需提供相应人员服务,负责本区域内校外培训政策解读、培训机构管理、家长学生应用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培训机构自身也需提供专门客服服务,各相关方共同发力,提升全国平台的服务保障水平。

在监管效能提升方面,《办法》规定有关部门依托全国平台会同资金监管机构落实国家资金监管要求,建立培训机构信用监管体系,积极探索校外培训智能化监管新场景。同时,各有关主体及关联方需建立健全严格的信息安全制度,落实保护数据安全责任,依法依规使用相关数据,确保信息安全。

此外,《办法》还鼓励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公益支持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所需资源、技术和服务,以提升校外培训监管服务效能,持续助力 “双减” 政策的深入落实。

作者: 编辑: 郭超

奋斗者笔记

11-15 11:41

中国少年说

10-14 17:53

新春走基层

01-15 14:38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