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产经 > 正文

阳光学院:应用型人才赋能“低空经济” 推动产学研融合,培育可持续发展人才蓝图

2025-02-12 11:48:48 来源: 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2月10日,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政府与阳光学院签订《台江区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布局高质量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培育形成全面支持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双方协定将共同推动台江区低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阳光学院在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一个“人才供应链”,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服务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全方位一体化链接,助力技术创新和产业联盟的发展。在产学研融合、专业人才培育、可持续人才蓝图构建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政策筑基 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模式

2025年,低空经济正式纳入福建省“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计划”。作为拥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3个国家一流专业的应用型高校,阳光学院依托福建省空间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等科创载体,以黄风华博士、欧建良博士科研团队为技术核心,构建起“学科交叉+场景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区域低空经济跃迁的关键支撑力量。  

本次与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政府的合作领域包含:

1. 产学研融合

• 组建低空经济专家智囊团,推动产业发展、技术指导与成果转化。

• 加强科创成果转化,推动低空经济相关技术在台江的应用,并组织相关讲座与咨询,提升台江的软实力。

2. 专业人才培育

• 打造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支持已有的重点实验室和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进行协同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 开展“订单式”人才培训,定期对接企业需求,培养无人机驾驶员、测绘操控员等技能型人才,并提供认证与就业服务。

3. 可持续人才蓝图构建

• 挖掘低空经济发展新岗位,吸引低空产业企业入驻,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特别是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支持。

• 壮大“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推动校企双向挂职,实行业界需求与教育内容的互动,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聚焦低空经济的关键领域与人才培养,阳光学院将为台江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并以人才驱动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瞄准需求 “四链融通”培育产业应用型人才

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其产业链条涵盖智能装备制造、空域管理、数据服务等七大领域。阳光学院紧扣国家一流专业优势,精准对接工信部《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培育50个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目标。  

“高校要培养适应产业的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动能’。”阳光学院校长蒋新华教授说道。低空产业需要既懂飞行器组网技术,又通数据运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阳光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基础,开发“低空大数据分析”课程群;借助土木工程专业资源,创建全流程无人机航测队伍,开展一系列相关科研项目;依托福建省空间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为社会提供多种专业技术服务,由此形成覆盖学科建设、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在阳光学院无人机实验中心,欧建良博士的实验室团队用“无人机航摄+激光扫描”技术生成毫米级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对河湖管理、环保巡查提供服务,进行自然资源的监测与保护,同时他还带领学生们结合土木学科“BIM+”技术,为老旧小区立面屋顶改造、古建筑保护、特色民居打造及在建道路、建筑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服务。

面对低空经济领域“技术迭代快、实操要求高”的特点,阳光学院将在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中,创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模式,输送应用型人才。

据了解,2025年,福州市台江区政府与阳光学院将重点围绕低空经济产业规划建设,加强各工作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协作,构建匹配产业布局的人才供应链。聚焦低空飞行器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等场景建设,推动低空数字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融合、空中交通与地面交通融合、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发展融合,努力构建多元应用市场生态。


作者: 编辑: 未网新闻耿玥
声明:本文为广告信息,内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奋斗者笔记

11-15 11:41

中国少年说

10-14 17:53

新春走基层

01-15 14:38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