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团支部成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先烈们的抗战精神,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25年6月15日,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忆先烈征程,红色足迹探访”实践团队走进镇江烈士纪念馆,在泛黄的家书、斑驳的遗物、闪耀的勋章与肃穆的英名墙前,回溯革命历史的峥嵘岁月,感悟先烈们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激励大家在新时代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踏入纪念馆展厅,从左侧入口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鸦片战争时期烈士们的遗物。同时在灯光的映照下“镇江战役纪念碑-忠烈碑”格外的显眼,同学们驻足观望,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
接着,随着参观的深入,一组烈士遗物引发了同学们的围观。一件打满补丁的灰色粗布军装静静陈列,袖口与肘部的补丁层层叠叠,针脚细密却不规则, 韩旭等同学凝视着这些遗物,不禁感叹:“课本里的‘艰苦卓绝’在此刻有了具体的模样,他们就是穿着这样的衣服、用着这样的器具,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浴血奋战。”
在烈士照片展区,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静静陈列。有的是十七八岁的少年身着军装,眼神里透着超越年龄的坚毅;有的是女战士梳着齐耳短发,胸前别着钢笔,笑容里藏着对未来的憧憬;还有的是满身硝烟的战士在战壕里留影,枪托上的划痕清晰可见。看到这些,同学们不禁再次感叹:"原来课本里的英雄,真的和我们一样年轻。"
不仅是照片,玻璃柜中,革命先烈的勋章、证书等遗物有序陈列,那一枚枚勋章,历经岁月却依旧闪耀,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烽火岁月里的热血与牺牲。同学们专注凝视,透过这些承载荣耀的物件,回溯先烈们为理想奋勇拼搏、舍生取义的征程,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让红色精神在年轻一辈心中传承延续 。
在荣誉背后,还有着无尽的悲痛。革命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如今人民的安居乐业,同学看着从前敌人给先烈们用的刑具,内心不禁五味杂陈,更加珍惜眼下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纪念馆的最后,一面英名墙格外耀眼,团队成员自发停下脚步。红色石墙面镌刻着镇江地区数千名烈士的姓名,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和平建设时期,名字密密麻麻,却个个重如千钧。这一刻,墙面上每一个名字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在活动最后,队员们在小雨中,带着沉重的心情瞻仰了烈士墓碑。此刻,崇敬与肃穆漫上心头。碑身铭刻的不仅是姓名,更是舍生取义的誓言。先辈们以热血换山河无恙,让青春的我们能安享岁月。这份厚重的牺牲,是指引前路的光,激励着每一位青年以担当续写时代新篇,不负先烈遗志。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们不屈精神。一封封泛黄的家书、一件件破旧的遗物,让 “艰苦卓绝” 变得具体可感;闪耀的勋章与黑白照片,无声诉说着往昔荣光与他们的青春热血。面对敌人的刑具,大家深知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英名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一个都重若千钧。瞻仰烈士墓碑时,肃穆与崇敬涌上心头。这次参观,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洗礼,激励着每一位青年传承先烈遗志,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在新时代奋勇前行。
(通讯员:宋尚涛)
07-09 09:43
07-04 13:38
07-08 14:35
06-27 15:31
07-01 08:40
07-01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