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产经 > 正文

学习与探索:电池生产流程暑期社会实践

2025-08-09 18:13:31 来源: 大众网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动车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其生产技术与产业生态成为行业焦点。为深化对能源产业链的认知,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江苏大学能动学院学子于7月27日前往位于赣榆区高新技术园区的连云港市云海电源有限公司,开展实地学习。

企业讲解员介绍,该公司是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制造电动车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品,设计年生产各种型号规格的铅酸蓄电池达330万组。其规模化生产线与自动化程度直观体现了行业的技术密集型特征。

实践核心环节是全程参观电池生产流程。在原材料制备车间,学生观察到正极材料(如三元化合物与磷酸铁锂)和负极石墨的精细化预处理过程,技术人员强调材料纯度与粒径分布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寿命的直接影响。随后进入电极制造区域,自动涂布设备以微米级精度控制电极厚度,经辊压、分切后形成均匀极片,这一工序直接决定了电池性能的一致性。电芯组装环节在万级无尘车间进行,通过机械臂精准完成叠片、激光焊接封装及电解液注入,密封工艺的严谨性凸显了电池安全设计的核心地位。最后在测试车间,体验了电池激活(化成)与容量分级(分容)流程:新电池需经历充放电循环激活化学特性,再依据实测容量分组匹配,确保电池组整体效能优化。

技术方面,企业正推进固态电解质研发与热管理系统升级,旨在突破能量密度与安全瓶颈。环保措施同样严格,厂区配备专业废水废气处理系统,并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线,实现钴、镍、锂等金属的循环利用,践行绿色制造理念。

此次实践使该生深刻认识到电动车电池生产的高度精密性与自动化水平。涂布机的纳米级控制精度、无尘车间恒温恒湿环境、分容测试的海量数据处理,无不体现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壁垒。同时,企业对环保的投入印证了新能源产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双重使命:既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更需构建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体系。当前电池产业仍面临快充技术普及、低温性能优化及回收网络完善等挑战,这些都将成为行业下一阶段突破的关键。

通过深入生产线,该生切实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价值。新能源产业的蓬勃活力既源于技术迭代,更依托于一线工程师对工艺极致的追求。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未来将持续关注电池材料革新与循环经济模式,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 编辑: 未来网新闻侯智
声明:本文为广告信息,内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