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_image.jpg

首页 > 专题 > 学习路上 > 相关报道 >  正文

习近平贺信虽短,却点到“穴位”

2017-09-17 01:18:47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伊索的那句“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道出了“质量与数量相比,质量更为重要”的道理;匈牙利谚语“星星虽多,但不能高攀太阳”也说出了“质量”这颗“太阳”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地位。同样,中国那句“猫生九子不如虎生一子”的古话更加直白地道出了人们对“质”的不懈追求。在“质量与数量”来回的抗衡之间,我们愈发重视“质量”这一要素,愈发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越发意识到质量已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设质量强国、迈入质量时代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旋律。人们都说质量是生活的轮廓,是工业的标杆,关乎着国家的兴旺衰败,引领着国家进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河南强调“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同年9月,我国召开第一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此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都为建设质量强国做足了铺垫,为打造“中国品牌”卯足了干劲。2017年9月15日,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自远古而兴盛,在变迁中新生。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国质量大会旨在推进国际质量合作。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千百年前,精美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等中国优质产品就走向世界,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几千年,核心是她的精神从未中断。质量精神作为这种文明的骨髓,通俗地说就是匠人、匠心、匠气的世代传承。在华夏大地上孕育了几千年的“匠心独具”这个成语,是我们中国人对“匠人精神”的独特理解。而“匠人精神”实则是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古往今来,中国的丝绸、瓷器、工艺品等所展示出的高超技艺莫不让人为之称赞。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产品通过昔日丝绸之路、今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质造”的魅力。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强国不重视质量的力量。中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制造转型升级,就必须要以质量为先,实现“中国质造”。中国自古就不缺少“工匠基因”,匠人匠心是工匠精神的根基,“中国质造”需要“匠人匠心”。“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是中国匠人对质量的极致追求。在我国游客出国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等“扫货”行为频现之后,我们能够发现“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全面发力已是大势所趋。如今,“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强力迈进,这就更需要对工匠精神进行大力弘扬,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联通世界经济,拓宽世界维度。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希望各国与会代表共同分析国际质量发展趋势,交流全面质量管理经验,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提高质量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各国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贡献。”汉代王符在《潜夫论·释难》一文中说到:“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在这个地球村中,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愈加频繁。在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球村中,谁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谁都不能置身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去拥抱世界。我们“走出去”就是为了要“引进来”,以包容虚心的姿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弥补自身发展的短板,把中国制造变成创造、让质量得到一个质的飞跃。中国质量大会的举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要交流国际质量发展的最新趋势,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导全社会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俗话说:“孤雁难飞,孤掌难鸣”,闭门造车、埋头单干的方式已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唯有打开心门、加强合作交流,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才能为各国人民造福,才能让各国的人民享受到开放交流所带来的利好。各国加强交流沟通,在互学互鉴中拓宽世界维度,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共赢。

  迈入“质量时代”,搭建国家新图景。2017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振兴制造业,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质量强则国家强,古今中外,范例之多,概莫能外。英国1982年发布“标准、质量和国际竞争”白皮书,1983年全面开展国家质量运动;20世纪50年代,德国实施“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质量政策,2013年德国提出打造“工业4.0”;“二战”后,日本掀起了“质量救国”的热潮……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波澜壮阔的国际大背景下,国与国的竞争,是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在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需要的是将更多的精力、干劲放在对质量的追求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产能过剩、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在矛盾叠加的困境中又该如何成功转型,进入“拐点”、迈入“质量时代”呢?习近平给出了明确的答案。2015年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指出:“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必须抓好创新、质量、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古人云:“自古华山一条道。”同样,要想登上这险峻的高峰,只能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支撑,以管理为助力,在“调结构,抓效益,增质量”的有效供给上狠下功夫,让中国制造成功转型,让中国经济浴火重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定能树立“中国质造”“中国工程”“中国服务”的良好形象,打造“中国质造”的世界名牌。(学习大军)

作者: 编辑:侯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客服电话:010-5738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