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峡

  

  奔流的黔江在它最后一个关隘——大藤峡,积蓄着奔向大海的力量。在这一峡谷出口处,数千名建设者为了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而勠力奋战。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调控西江枯水期径流,抑制咸潮上溯,对于保障珠江三角洲包括澳门在内20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藤峡两岸礁石岩巉(chán),水下暗礁四伏,漩涡回环,狂澜倒卷,险象丛生。清朝同治年间,桂平人就有了大藤峡工程之梦。20世纪初,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改良西江”、建设西江水利枢纽的设想。然而,受国力所限,这些设想都没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几经疏浚,大藤峡水势减缓,但仍不宜夜航。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再次被提上日程。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船闸通行能力设计为3000吨级,同时把航运功能摆在了仅次于防洪之下的第二位,满足了广西建设“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战略构想。2014年10月8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务院批准。2014年11月15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高峡出平湖的“大藤峡梦”开始变为现实。

  国之重器,举世瞩目。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大藤峡人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国内之最。

  国内最大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大藤峡的水轮机制造难度位居国内大型轴流机组前列;机组推力负荷3800吨,位居国内轴流机组第一位。8台水轮机组,单机容量20万千瓦,装机总容量160万千瓦。其中左岸布置3台,右岸布置5台,机组尺寸大,制造难度高,技术复杂。

  国内水头最高、规模最大的单级船闸。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下闸首人字门创造多项新的世界纪录,堪称“天下第一门”。它的高度相当于16层楼,比三峡单级闸门还高出9米。单扇门面积相当于两个半篮球场大小,重1295吨,比三峡单扇门重495吨,尺寸超高超长超宽,陆地运输难以完成。从武汉出发,下长江、跨东海、过南海、入珠江,历时40余天才将设备运输到位,进入安装阶段。2019年8月1日,“天下第一门”主体结构安装完成,比原计划工期提前2个月。

  打破纪录就意味着更多的科技“冒险”。下闸首人字门配套的底枢蘑菇头是这个“超级工程”的关键部位。蘑菇头直径1.2米,是三峡闸门底枢蘑菇头直径的1.2倍,尺寸远超出现有国家标准要求,且在国内首次选用高碳高铬不锈钢新材质铸锻,制造难度巨大。

  大藤峡工程建成后,114千米航道等级可大为提升。现在黔江行驶的船舶最大仅数百吨级,但大藤峡建成之后,2500吨级的船舶可开到柳州,3000吨级的船舶可直达来宾。据统计,自2020年3月31日首次试通航以来,一年时间内,大藤峡船闸累计过闸船舶18030艘次,核载量3367万吨,打通了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上的关键节点,带动超过20亿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大藤峡江段位于高原山地急流性鱼类向江河平原鱼类过渡的地区,是花鳗鲡、唐鱼、鲥等珍稀、濒危鱼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也是江中洄游鱼类的重要通道。珠江流域一个重要的洄游鱼类产卵场就在离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不远的郁江与黔江交汇处。为此在工程设计之初,设计者就规划了黔江主坝过鱼通道和南木江副坝过鱼通道,这种双鱼道设计在中国同类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是罕见的。而且,修改后的鱼道建设方案是按照景观美学的理念,重新规划调整鱼道的走向布置,由原来顺直平面布置,优化为蜿蜒曲折、宽窄相间的仿生态布置。鱼道结构也由普通的混凝土结构调整为堆砌石生态结构。

  2021年5月28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投放三角鲂、赤眼鳟以及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6种鱼苗170万尾。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放入江中,为黔江流域再添生机.

  2023年,大藤峡水利枢纽将全部竣工。水力发电、绿色航运、水安全保障……随着里程碑目标一个个实现,大藤峡水利枢纽终将成为又一个记录时代的地理坐标。

  

发布时间:2021-11-30 10:49:13 来源: 未来网 作者: 编辑: 瞿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