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校园风采 > 正文

分层设计激活运动热情,自主管理赋能健康成长——秦皇岛市海港区建设路小学“健康第一”课间改革观察

2025-06-20 17:37:41 来源: 未来网

在秦皇岛市建设路小学,课间的铃声不再是“静音键”,而是化作15分钟欢腾的号角。操场沸腾如盛夏的海洋,攀岩墙边的加油声与跳皮筋的童谣交织,篮球场上跃动的身影与滚铁环的清脆声响共鸣,就连教室里的课桌舞也踩着哪吒的电子节拍。这场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改革,用传统与创新碰撞的火花,重新点燃了童年的生命力。 

一、时空重构:从“赶厕所”到“争赛场”

“以前课间去趟厕所都得小跑,现在能和小伙伴连闯三关跳格子!”二年级的安安说着,额头上还挂着晶莹的汗珠。建设路小学将零散的课间时间整合为“15分钟微课间+30分钟阳光体育”的立体运动矩阵,每天保障120分钟运动时长。 

变化悄然而至。四年级的小宇曾是班里的“小胖墩”,过去一到课间就蔫蔫地趴在桌上啃手指。如今,他成了全校闻名的“跳绳王”,体育存折上记录着他两个月的运动经历——每天挑战脚环跳跳球200次、完成攀爬网3趟,减重6斤的逆袭让他成了“励志偶像”。“我现在能连跳200个双摇,还能边跳边背圆周率!”午后的阳光洒在跳绳翻飞的弧线上,映亮了他眼中的自信。校长张秋妮笑着翻开数据册:“运动时长增加后,学生近视率下降3%,肥胖率降低5%。有些家长说,孩子放学回家饿得‘像小狼’,但脸上洋溢的自信和笑容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真谛。” 

二、分层革命:传统与挑战交织的运动图谱

漫步校园,运动的浪潮在不同区域翻涌出独特浪花。甬道上、跑道上低年级的学生丢沙包、老鹰捉小鸡,跳格子等传统游戏焕发新生:彩绘格子变身“数学迷宫”,孩子们喊着“7减3等于4,跳四格!”在游戏中训练平衡与计算;沙包在空中划出彩虹弧线,夹杂着“快躲开!”“接住加分!”的雀跃呼喊。 

中高年级的“挑战者乐园”则沸腾着更大胆的尝试:攀岩墙上,孩子们像小壁虎般贴着彩色支点,额头沁汗却目光坚定;跳山羊区域,六年级的孩子们助跑、撑手、腾跃,落地时激起一片喝彩;足球场边,滚铁环的金属声响与智能跳绳的电子计数声奇妙交融。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兴运动区——脚环跳跳球的七彩光影在空中流转,抛接球的孩子们仿佛在演奏杂技交响曲,而教室里的“哪吒课桌舞”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韵律完美结合,课桌成了舞台,动作律动中流淌着少年的热血。 

最让人惊喜的是三年级的轩轩,这个曾经连跳绳都绊脚的“安静男孩”,如今在传统与创新的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地:他既是跳皮筋队伍里的“节奏指挥官”,又是班级自创“魔方手指舞”的领队。班主任王老师看着他带领全班将《孤勇者》编成课桌舞,不禁感慨:“当传统皮筋遇上现代音乐,当静态魔方融入动态舞蹈,运动就有了千万种可能。” 

三、自主生态:小器材里的大世界 

“足球少了一个?等等,我查下器材登记表!”五年级的乐乐捧着记录本穿梭在走廊,胸前的“器材总管”徽章叮当作响。在推行“三自”管理模式的建设路小学,连运动器材都成了育人载体:传统铁环按班级码放成同心圆,沙包袋上绣着学生设计的IP形象,智能跳绳架旁贴着“今日挑战榜”。 

家长李女士的手机里存着儿子最近的“高光时刻”——视频中,那个曾经忘带作业本的“马虎大王”,正严肃地讲解攀岩绳结的六种打法。“他现在连袜子都要按颜色分类,说是从管理跳跳球学会的!”这种成长浸润在细节里:跳棋盒里夹着学生自绘的“三十六计对战攻略”,受伤的羽毛球拍贴着“住院中,下周回归”的可爱标签,就连雨后积水的操场边,也立着孩子们设计的“安全警示漫画”。 

四、安全护航:在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间织网

“抓蓝色支点!右脚找第三个凸起!”攀岩墙下,体育老师陈景武的指导声混着孩子们的喘息。不远处,戴红袖章的学生安全员正提醒玩滚铁环的低年级学生注意间距,监控室里,值班老师的目光扫过摄像头覆盖的每个角落。这套“领导巡视+教师定点+学生巡查+科技监测”的四级防护体系,让滚铁环的金属声与视频影像共同谱成安全协奏曲。 

上周的雨天插曲成了全校津津乐道的故事。当暴雨突至、室外活动取消时,四年级六班的教室里却爆发欢呼——孩子们用传统游戏“你划我猜”结合现代科技,将成语投影到电子白板上进行竞猜接力。“原来‘闻鸡起舞’可以这样演!”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这场意外成就的跨时空课间,被票选为“本月最燃时刻”。

五、未来图景:老游戏的新翅膀

夕阳下的操场边,一群孩子围着智慧跳绳跃跃欲试。教室里,几个女生正在研究如何把跳皮筋童谣编入程序,“要是皮筋能随节奏发光变形,就像穿越到赛博古城!”她们的奇思妙想或许并不遥远。创客社团里,学生正用编程让电子沙包实现“自动避障”。

六年级的航航已经等不及要尝试“全息老鹰捉小鸡”:“当传统游戏遇上科技,我们既是传承者又是发明家!”他的眼睛里,倒映着操场上升腾的热浪——那里,跳山羊的孩子与玩智能跳跳球的队伍擦肩而过,滚铁环的金属声与电子计数的“滴滴”声交织成新时代的童年乐章。 

结语:跃动的教育诗篇

当上课的铃声响起,仍有孩子恋恋不舍地在操场加赛一轮“铁环竞速赛”。家长微信群里的对话温暖而真实:“孩子膝盖沾满草屑,眼里却闪着光”“回家路上突然说‘妈妈,我今天教会一年级小朋友丢沙包了’”。 

这些细碎的变化,正汇聚成教育的磅礴力量。正如张秋妮校长在教师沙龙中所说:“当跳格子的孩子开始思考如何改良游戏规则,当攀岩的少年学会为同伴系紧安全绳,教育的真谛已然实现。”此刻的建设路小学,每个课间都在书写新的故事:或许是丢沙包时一道精心计算的抛物线,或许是跳山羊时那声突破自我的呐喊,又或许,只是某个雨后初晴的午后,传统皮筋与智能跳绳的旋律惊飞了栖在梧桐树上的麻雀。这些跃动的身影,终将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生动注脚——在传承与创新间,让每个童年都热气腾腾地生长。

作者: 编辑: 耿玥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