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校园风采 > 正文

从课堂到田间,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

2025-07-09 10:19:27 来源: 未来网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目标,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中心学校将课堂延伸至田野,从播种希望到实践劳作,让同学们用双手触摸劳动的温度,以实践书写成长的答卷。

开发课程资源——向海而教,解码“牡蛎”基因

学校以山东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为指导,立足滨海地域特色,用“小牡蛎”来撬动“大课堂”,自主研发《点蛎成金》课程资源。资源涵盖了追溯起源与价值、探寻育苗与养殖、调研加工与应用、打造品牌和文化等四大主题,深度融合科学探究与劳动实践。一本教材,一片海,让乡土资源成为劳动教育的鲜活注脚,让“向海而学”的智慧浸润孩子们的成长。

创新课堂教学——破壁融合,激活多维成长

学科无界,节气有声。以“谷雨”为纽带,教师打破学科壁垒:解密“雨生百谷”的物候密码,计算播种时令与农事效率:诵读《诗经》中的农耕诗篇,带学生识香椿、辨茶芽、制“谷雨帖”。课堂融合观测、计算、诵读与体验,让节气知识从平面走向立体,在跨学科思维碰撞中激活文化认同与科学探究的双重基因。

指尖生韵,节气可触。课后,同学们将课堂所学化为创意实践:手抄报绘制“谷雨”生态图谱,更以劳动成果烹制香椿炒鸡蛋、三丝春饼等春季特色美食。一场“节气作品展”不仅让知识“活”起来,更让劳动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生活,用指尖的温度诠释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田间实践赋能——知行合一,铸就精神传承

浇灌责任,耕耘成长。春日的暖阳洒在学校的“和雅小雷锋种植园”里,同学们正弯着腰、手持小铲,专注地松土、浇水。这片由学生自主管理的种植园,不仅是校园的“绿色氧吧”,更是劳动教育的实践课堂。

脚踏泥土,耕耘希望。走出校园,同学们在“和雅农场劳动基地”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耕课。大家挥钢培土、栽种药材,在汗水中感受农耕文化的厚重与生命成长的律动。

从畏惧泥泞到主动跃入田地,从五谷不分到能辨菽麦,和雅学子们在农耕劳动中完成了成长的蜕变。这些沾着草屑、泛着汗水的青春,不仅播撒下珍惜粮食、敬畏自然的种子,更在协作与挑战中锻造出坚韧品格。

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中心学校 于娜

作者: 编辑: 耿玥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