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6天鏖战,10月20日18时,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金达商城等小区疫情风险等级由中风险调整为低风险区,标志着嘉陵街道成功防住了疫情的凛冽攻势。静默管控14天,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零感染、疫情外溢风险零发生、社会面管控零失误、群众零信访,嘉陵街道办主任陈琳展示了快速圈住疫情的法宝:“有了防疫图,工作有准头。社区有多少栋楼,哪些是开放式小区,住宅楼住了多少户,一看图就清楚了。”
手绘防疫地图,备好防疫功课
嘉陵街道是广元的商业中心,疫情防控面临开放式小区多(占七成)、小摊小贩多、流动人口多、困难群体多(破产企业集中地)、宾馆酒店和娱乐场所多,以及干部人手少“五多一少”的局面,疫情防控难度很大。
街道从全国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找到了“钥匙”。
2020年11月,北街社区居民张学德被聘任为人口普查员。他先按统计要求,将人口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常驻地址等信息登记在统计“短表”上,后来,统计部门又要求,将辖区的楼栋名、居住户数等标注在地图上,以便普查指导员采用GPS精准定位,入户进一步抽样核实。
“行政地图线条多,标注难度大,即便标上字也看不清楚,我不擅长电脑,于是就连夜手绘了一张。”张学德说。
张学德删繁就简,将“北街社区建筑示意图”手绘在一张A4纸上,用方形、圆形或椭圆表示建筑物大致的落地形状,并在建筑体上工工整整的手写了楼栋名、单元和住户数,学校、酒店、公厕等。封闭式小区用实线勾框。
“虽然与行政地图或导航地图比,不够精确,但方方正正,好标注。社区不大,只要有楼栋大致方位和楼栋名,容易找到。”街道党工委书记祝倩看到后,如获至宝,马上安排其他社区仿制,干部人手一张,既用于日常社区网格化管理,也用于防疫。
街道详细掌握了住户中党员干部情况后,成立了防疫临时党支部,书记兼任片长,街(巷)长、楼栋长、点长等在防疫图上都认领了责任区,开展桌面推演和防疫知识培训时,邀请骨干力量参加,以备不时之需。社区后期又进行了完善,用数字标注了楼栋的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信息,精准提供上门服务。
战时持图冲锋,快速圈住病毒
10月4日,受长假流动人口影响,利州区迎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嘉陵街道成为重灾区。“一晚上收到1800多个密接、次密接核查短信。”陈琳说。
10月6日晚8时,利州区全域纳入“静默”管控,其中嘉陵街道2个社区9栋楼被调整为高风险区,2个社区28栋楼被调整为中风险区,老城区大面积被封控。市区抽派党员干部赓急到社区报道。
“人多力量大,被感染的风险也陡增。确保‘既要战赢,还无战损’,街道给每个点位印发了防疫地图,高、中风险楼栋分别用红色和黄色进行圈注,打围封控范围由片长统一在图上圈出,点长照图施工,防疫力量‘打桩定位’,力量摆布一目了然,责任划分一步到位。”街道组织委员李清双说。
街道整合881名机关党员干部力量,吸纳社会党员、群众志愿者共1200余人,采取以“老”带“新”、用人所长、压茬推进,由片长统一安排防疫力量和工作任务。
街道、社区党员干部既做“班长”又当老师,以“老”带“新”,教新手读懂防疫图,知晓岗位具体任务和自我保护注意事项,并以身示范。新手主要承担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小区卡口值守、辖区巡逻、政策宣传、电话沟通等工作,熟悉社区情况、做事把细的志愿者,安排与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一起,进入楼栋开展工作,如帮助群众代购生活物质、服务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展心理抚慰、参与重点区域消杀等。每个人只负责一项任务,避免任务交叉导致防疫空挡。
街道班子直插战疫前线,做到问题在前线发现、措施在前线制定、矛盾在前线解决、工作在前线推进,作风在前线考验。干部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封控期间,简单问题现场20分钟内全部解决,请示报告的问题30分钟全部沟通到位,会商研判的问题1小时扯回销,以最快速度解决物资调拨、人员保障等问题。
防疫重点做到“四个盯紧”,即:盯紧人员有序流动。按照“一户一购物出入卡”要求,印制发放物资采购出入证3万余张。落实物业小区“一小区一点长”、开放式小区“一主要卡口一点长”、“三班轮班倒”加强小区居民管理,凭卡出入。盯紧全员有序核酸检测。按照“分时间段安排、分小区楼栋组织”,并开展“敲门行动”,做到“不漏一户一人”。盯紧封控点位。按照“一点位一名班子成员、一名民警、2名志愿者”配强力量。盯紧跟踪消杀。将消杀最为切断病毒感染最关键得环节,每次医务人员、垃圾清运人员以及党员干部进出中、高风险楼栋,均安排消杀人员全程跟随喷洒,及时消毒,切断病毒外传渠道。
“嘉陵街道将统计结果转化成疫情防控举措,防疫地图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这项经验已在利州城区全面推广。”利州区委书记张勋图说。(彭富)
03-08 07:27
03-07 08:09
02-27 12:39
02-22 09:13
02-22 09:20
02-21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