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产业带上党旗红】林口镇北村:“红墙文化”蔚然成风、反季野菜变致富“金芽”

2020-09-27 14:19:04 来源: 未来网
冬闲人不闲,即便是在隆冬时节,林口镇北山野菜合作社大棚里也是热闹非凡。农民们巧打时间差,变冬闲为冬忙,冬日里也能迎来沉甸甸的收获。

  未来网林口9月27日电(记者 张冰清)道路笔直宽敞、交通井然有序、建筑错落有致、街巷干净美观……放眼林口大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目之所及,处处都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力、蕴藏着动力。产业带上党旗红,强村富民谱新篇。

  在林口镇镇北村支部心理健康室内,两位村民刚刚做完心理测试。身为兼职心理健康员的镇北村党支部书记杜英莲向记者介绍道,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广大农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不仅要富了老百姓的腰包,更要丰富乡亲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红色文化阵地。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林口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百姓富、城乡美”的新林口总体目标,林口镇党委深入实施“党建筑基”战略,创新开展“产业带上党旗红”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将全镇15个行政村按照资源禀赋、近郊远郊进行统一布局。

  产业带上党旗红 强村富民谱新篇

  “我们镇党委不仅重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更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林口镇党委副书记王金玲向记者表示,融合了镇、村现有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关爱之家、心理沙盘室、法制茶社、志愿服务之家、廉政教育基地等阵地。

    

  林口镇党委副书记王金玲向记者介绍红墙文化。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摄

  王金玲表示,不仅如此,还在镇、村铺开习语文化、政德文化、廉政文化、法治文化等党建墙体文化,打造镇村规范化、标准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使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广大农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林口县林口镇镇北村“红墙文化”。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摄

  产业带上党旗红,强村富民谱新篇。以“党建+”载体创建为牵动,着力打造“产业带上党旗红”党建品牌,纳入林口县30项重点专项任务,以项目化方式抓推进,重点采取“带”上定点、“点”连成带的“双轮”模式,通过支部领办项目、党员带动产业和支部建在带上,实现“产业带上党旗红、映红特色好产业”的生动局面。创建了“休闲农业映党旗”“金土豆带动致富路”“黄芪谷中党旗飘”等党建品牌13个;打造沙棘、北药、马铃薯、红树莓等农业产业党建示范带11条,涵盖16个村级党建示范点,辐射带动62个行政村,优化产业结构60万亩,参与农户3.2万户,带动贫困户440余户。

  近年来林口镇党委规划出以兴华科技示范园区、“我有一分田”镇东沙棘采摘、百亩芍药基地为代表的沿鸡讷公路产业示范带;以镇西村有机蔬菜采摘、红升村休闲垂钓、阜隆蔬菜大棚、镇北村反季山野菜、友谊村果蔬采摘为代表的沿鲇鱼河精品果蔬种植走廊;以七星村御丰葡萄园、红旗大地草莓采摘为代表的远郊田园综合体验区。

  为打好脱贫攻坚最后收尾硬仗。林口镇党委、政府还落实了小浆果种植、平贝种植、红树莓种植、光伏发电等扶贫产业项目,项目分红全部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年均分红4000元左右。连续两年为贫困户购买了平贝种子及鹅雏,鼓励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目前,我镇25户贫困户60人全部实现脱贫,每户人均收入均在5000元以上。

  王金玲向记者表示,这形成了“一带两区一走廊”特色鲜明、功能布局合理、市场定位准确的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筑牢了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拉动了休闲农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激活了农村发展“一盘棋”。

  冬闲人不闲 反季野菜变身致富“金芽”

  村民们曾称林口镇镇北村为“三无村”,农业无产业、增收无来源、发展无带动,大山阻隔的贫穷状况,让林口急于找到发展的新路径。在有“森林之口”之称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林口镇,群众盼增收、盼发展意愿强烈。

  面对发展困境,镇北村请来了“光伏”“大棚”来帮忙。

  以前每到冬季,粮食作物无法生长,乡亲们面对长达数月的农闲,空了腰包磨了心智。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改变发生在林口镇北山野菜合作社成立后。据介绍,该合作社是黑龙江省内首个以山野菜的种苗繁育、人工栽培、反季节促成山野菜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专业合作社。

  冬闲人不闲,即便是在隆冬时节,林口镇北山野菜合作社大棚里也是热闹非凡。农民们巧打时间差,变冬闲为冬忙,冬日里也能迎来沉甸甸的收获。

  

  林口镇北山野菜合作社的蔬菜大棚。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摄

  近年来,林口镇北山野菜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山野菜的品种有刺嫩芽、大叶芹、婆婆丁、猴腿菜等10余种,人工栽培刺嫩芽130亩,升麻试验田15亩,刺五加7万棵,冬季反季山野菜3.5万斤左右,入社农户50余人,生态、绿色、天然的新鲜山野菜迅速占领了牡丹江及周边地区市场,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城市。

  “头茬刺嫩芽一般在过年前就能收,第二茬在正月十五前后就下来了,这一大棚刺嫩芽能卖30万。”杜英莲向记者介绍,“现在人们都讲究健康饮食,喜欢吃山野菜,特别是反季节的新鲜山野菜,市场价超过了每公斤100元,比肉类更受欢迎。”

  杜英莲介绍道,镇北村“一班人”抢抓农村改革发展机遇,坚持党建引领,以“向村集体机动地要效益”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多元产业。2019年,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万元。

  近年来,镇北村党支部创新“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方式,村集体以机动地入股合作社,陆续打造了“反季山野菜种植”、“奶香马铃薯”、“北药种植”、“刺五加、刺嫩芽育苗基地”、“山里溜达鸡”等现代种养项目。坚持产业种与养、业态农与旅、见效长与短“三结合”,建设温室大棚、冷棚,打造新型种植、深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产业品牌,组建了有机蔬菜、药材种植、养殖合作社,注册的泓欣喜牌山野菜商标,让本村自产绿色产品享誉省内外,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农民致富、村级集体创收惠民”的新路子。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都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我坚信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有决心和村委成员带领全村人一起致富奔小康。”省委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张伟说。

作者: 张冰清 编辑: 瞿凯侠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QQ截图202009271416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