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人工智能”“青少年身心健康”等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高频词。到2024年底,我国共有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49 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7.7%;其中6至19岁青少年用户占比21.1%。
现在,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学科教育、职业发展、心理辅导等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各个领域,给同学们学习生活添便捷。老师借人工智能讲解知识,让抽象内容变直观。国产大模型 DeepSeek、扭秧歌人形机器人,更是成课间热门话题。
随着人工智能产品频频出圈,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青联提交的提案,建议构建青少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场景。建立开发内容审查系统,建立“青少年模式”,设置“安全围栏”,从提示词到生成结果全流程覆盖,快速检测并拦截不适宜内容。建立国家级青少年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分层分类开发适合不同青少年群体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让运用人工智能成为青少年人人可及的技能。
11-15 11:41
11-15 11:41
02-27 16:16
10-14 17:53
04-24 17:01
04-24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