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燕明)5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我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进一步健全政府监管、机构自治、行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多元共治机制,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此次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含盖28项具体措施。《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夯实结构质量。围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以及医务人员、药品器械、医疗技术等核心要素,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完善落实,并着力加强急诊、门诊、日间、手术、患者随访等薄弱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
强化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提高过程质量。围绕日常诊疗行为、患者评估、三级查房、合理用药、检查检验、病历质量、会诊行为、急难危重患者救治、患者安全管理、护理服务等10个方面进行部署,指导医疗机构提升全诊疗流程的质量安全。
织密质量管理网络,完善工作机制。要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一步健全质控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质量安全信息公开、探索建立“以质为先”的绩效管理机制,并在工作中强化目标导向,充分发挥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督促指导医疗机构落实相关工作要求。
此次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设立了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破壁”行动、病历内涵质量提升行动、患者安全专项行动、“织网”行动5个专项行动,就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建立“以疾病为链条”的诊疗模式、病历内涵质量、患者安全管理、质控组织体系建设等5个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目标,也是本次行动的核心任务。
《行动计划》要求,通过手术质量安全提升专项行动,降低手术并发症、麻醉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等负性事件发生率,及时发现和消除手术质量安全隐患。到2025年末,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三级医院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将明显下降,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不高于1.8‰,住院患者手术后获得性指标发生率不高于7.5‰,全面落实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
通过“破壁”行动,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结合本地居民疾病谱和异地就医流向情况,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优化要素配置和运行机制。到2025年末,冠心病、脑卒中、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专病的诊疗模式和组织形式有创新性突破。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升至80%,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升至45%。
《行动计划》提出,以教育培训、质控抽查、优秀病案评比和宣传交流为主要方式,引导医疗机构落实国家病历书写、管理和应用的相关规定,强化病历内涵意识,提升病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水平,更好体现临床诊疗思维和过程。到2025年末,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不低于90%,病历记录完整性和及时性进一步提高,评选全国百佳病案并开展巡讲。
医疗机构开展全员参与覆盖诊疗服务、基础设施、应急处置全过程的安全隐患排查行动,优化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强化非惩罚性报告机制,提高识别能力,优化报告途径,鼓励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塑造良好的质量安全氛围。到2025年末,每百出院人次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年均大于2.5例次。
《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末,我国应设置完成不少于60个专业的国家级质控中心、10个中医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1800个省级质控中心、300个省级中医质控中心、1.8万个地市级质控中心(组织)、1800个地市级中医质控中心。质控工作逐步覆盖住院、日间、门(急)诊等全诊疗人群。其中,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麻醉、重症、药事、院感、护理等专业质控中心(组织)实现地市级全覆盖,并延伸至50%以上县域。全国纳入单病种管理的病种数量不少于100个,发布年度省级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的省份不少于20个,各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按年度发布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11-15 11:41
11-15 11:41
10-14 17:53
11-16 14:22
11-15 13:31
11-15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