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日,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复兴实验中学、继光高级中学将课堂搬到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启了一堂别样的“开学第一课”。
上海作为一座光荣之城,有着丰富的红色场馆资源。复兴实验中学学生通过情景短剧《光荣之城》的表演,以青少年的视角,重温了五卅运动的历史,并以实际行动传承着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红色基因。
继光高级中学的学生在历史老师和上历博老师的“双师”带领下,来到了四楼“近代上海”展厅,开展了一场《破晓之光:麦伦教师刘晓和他身边的革命志士》教学活动,以刘晓和他身边的革命志士为切入点,勾连麦伦中学校史、虹口“文化三地”底蕴与上海城市史,引导学生理解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由来与发展,思考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赓续红色基因,铭记责任担当。
馆校双向奔赴让历史课“活”起来
在博物馆的“古代上海”展厅,虹口区复兴实验中学和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的同学们,在上历博社教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穿越时空 走进古代上海》互动讲解活动。
其中,复兴实验中学的七年级同学已经是上历博的老朋友了。上历博通过“博物致知——原来这就是博物馆!”系列馆校课程入校的方式,为中学生带去了12次博物馆学相关课程,内容包括展览设计、文物保护、文创设计、策展故事、文物修复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博物馆的专业功能与学习教育价值,并在寒假期间进行了小讲解员岗位实践。
现场活动中,结合校内历史课对古代中国的学习,聚焦“古代上海”展厅中的文物、史料进行近距离接触与对话,中学生们解答了小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充分展现了用中学、学中用的教学理念。
从区域方案到专项指南,进一步助力教育生态圈
活动现场,虹口发布了《虹口区关于全面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实施方案》,同时通过AI人工智能小虹发布了“行走课堂探新知 场馆课程育新人”《虹口区中小学场馆课程建设指南》《上海市时空智联低轨卫星应用创意活动》,并揭牌“中小学馆校课程创新研究共建基地”。
这是虹口自2023年以来,先后与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市科技馆、上海图书馆等市级各方优质社会资源建立合作后,又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纳入教育体系,打造生动鲜活的历史课堂,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文化引领大思政课”新格局。
虹口学生在上历博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在场景化学习中厚植爱国情怀,筑牢信仰之基。据悉,虹口将进一步全面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育人平台。
11-15 11:41
11-15 11:41
10-14 17:53
02-27 16:16
03-18 10:10
01-15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