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九神鹿绘本馆中的一本书《布谷鸟的四季歌》。
这是一个哈尼族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哈尼族人不知时令,分不清四季,不知何时播种,不知何时插秧,他们整日在田里忙活计,日子过得辛苦又糊涂。勇敢的哈尼族小伙子阿罗出门去找会报四时的布谷鸟。一路上,阿罗得到了青蛙、公鸡、娥码天神和老黄牛的帮助,历尽艰辛,最终自己幻化成会唱“四季歌”的布谷鸟,帮助哈尼族人过上了幸福又富足的生活。
这是一个很“神话套路”的故事,看似和其他宣扬无私奉献精神的故事别无二致,但这个故事被演绎成绘本后,套路就深多了。
套路一 听觉型文字
绘本的读者群很广,但主要以幼儿为主。因此,绘本的文字读要起来顺嘴,听起来顺耳。绘本的文字是一种“听觉型文字”,要简短精炼像诗一样,节奏优美像儿歌一样,它们可能不押韵,但一定朗朗上口。如果,文字能够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调整句式长短、音调的顿挫,读起来声情并茂,激情荡漾,就再好不过了。这也是为什么绘本大是松居直一直提倡,家长要为孩子朗读绘本。
《布谷鸟的四季歌》是典型的“听觉型文字”。句式简短,多用对话,让人在读故事时,就像在演一场儿童剧、唱一首歌一样。
简练的文字介绍背景——
寨子里有个勇敢的年轻人叫阿罗,他听到这些话,就决心去寻找布谷鸟,可布谷鸟在哪里,长什么样呢?老人们也不知道。
短短两句话,没有任何修辞,甚至没有什么生字,就清晰明了的介绍了人物、事件起因以及任务的难度。
对话推进情节——
“有人在哇?”
“喔……”头上传来一声微弱的啼叫,一只红色的公鸡站在房顶上。
“寨子里的人都去别处讨生活啦。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我叫阿罗,来找会分四季、能报时令的布谷鸟,让哈尼人过上好日子。
我从山上下来,看到田地里长满了荒草。人们为什么不种田,要去别处讨生活呢?”
公鸡挥了挥翅膀,想从房顶飞下来,但脚一软,头朝下栽到阿罗脚边。
阿罗赶忙从挎袋里抽出一束红米稻穗,放到公鸡面前。
“吃嘛,”他说,“我在田里发现这株成熟的红米稻穗。
你看太阳多么温暖,应该是收获的时节,你却要忍饥挨饿。”
公鸡啄完最后一粒红米,才变得精神起来。
“唉!人们不知道红米什么时候种下,什么时候发芽,日子过得乱七八糟。阿罗阿尼,
你刚才说要去找会分四季、能报时令的布谷鸟,
我和你们同去啵。”
孩子喜欢浅显易懂的语言,直接陈述比华丽的渲染更得孩子的心。
阿罗与公鸡的对话,非常生动,你来我往的对话,告诉孩子不知四时,不懂耕种的哈尼族人到底有多么需要布谷鸟。阿罗的任务有多么重要。
更重要的是,对话适合朗读,也适合角色扮演。当你和孩子一起读到兴起时,你一句我一句,饱含情感地朗读出来,这不也是一种情趣吗。
套路二 电影式画面
绘本之所以称其为绘本,就是因为它通过图画讲述故事。一本绘本应该包含三个故事:文字讲述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文图结合后产生的故事。文字与图画传达信息的方式不同,文字一般用来介绍故事背景,讲述故事因果关系;图画则擅长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角色造型等,两者相结合更能凸显故事主题,提升故事的感染力。只读文字或只读图片,一定无法体验到极致的阅读乐趣。
《布谷鸟的四季歌》的图画令人惊艳,用色灵动跳跃,构图充满想象力,运用电影式的画面弥补很多文字无法表达的内容,与文字配合丰富了整个故事。
绘本环衬,是哈尼族特有的织布图案,色彩丰富浓烈,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暗示故事的民族背景。
阿罗出发寻找布谷鸟,用色鲜艳亮丽,预示着新的开始。同时,这幅全景画面也在暗示阿罗在春天出发,给故事一个时间背景。
青蛙和公鸡是故事中的重要角色,每当重要角色登场,必然用一个大特写。在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处理上,绘者构图非常奇妙,把阿罗巧妙地融入到配角的配饰或身体中去,非常具有想象力,又通过位置安排,体现两者之间或引领或互助的关系。
比如,青蛙被尊称为阿匹(哈尼语,老奶奶),对阿罗来说是一个引领者,所以青蛙坐得高高像个智者,阿罗和青蛙的分身坐在飘荡的头巾上,好像要乘着“魔毯”去完成大事业一样。
公鸡是阿罗的帮助对象,又是他的伙伴,绘者把阿罗放在画面的中心,而公鸡的形象则以他为中心,环绕着阿罗。这也暗示着阿罗是寻找布谷鸟的主角,但在寻找布谷鸟的过程中少不了受难的哈尼族人(如公鸡)的帮助。
图画就是有这样的作用,把文字没有表达出来,或者无法明确表达的内容,悄无声息的表现出来。
不看文字内容,从图画的角度看,两幅图片两种主色,第一幅在下雨,主色为绿色,明显为夏天;第二幅主色为黄色,画面近处是金黄的麦穗,远处是变黄的秋叶,那时应为秋季;前面我们提到阿罗出发时,画面鲜艳明亮,以青色和粉色为主,事件背景为春季。画面在一个又一个主色调的变化下,展现时间维度,使整个故事变得更生动丰满。
套路三 精神内涵与知识并重
从功利角度讲,绘本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丰富孩子的多元文化,另一个是为孩子打好精神基础。《布谷鸟的四季歌》也不例外,同时兼具了这两种功能。
阿罗为了让哈尼族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甘愿化身为布谷鸟,这个故事的精神内核就是无私奉献,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在情节安排上,穿插了青蛙、公鸡、黄牛等形象,他们在寻找布谷鸟的艰辛路程中,互相帮助,通力合作,最终得偿所愿。这样的小故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处事方式,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哈尼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这个民族没有文字,但是,他们的老祖先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在连绵的群山中开垦出让世界震惊的耕种奇迹——梯田。阿罗的故事,源自哈尼族人的神话传说,哈尼族人值得人们关注的不仅仅只有神话故事,他们有“四素同构”的“人居环境和梯田生态系统”,他们有口口相传指导农耕的四季生产调,他们还有养育世代哈尼族人的“红米”。在这本书的结尾,作者特别对哈尼族的特殊文化做了详细的介绍,供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学习。
绘本是个综合性的艺术品,囊括了文学、美学、甚至心理学等。欣赏绘本的过程,是吸收各门类知识的过程,也是提升孩子的阅读品味、培养审美力的过程。当然阅读一本书是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只有多读书,学会赏析的方法,深入阅读,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你想提升孩子的阅读品味,不如就从《布谷鸟的四季歌》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