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发布“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

2021-11-19 16:56:07 来源: 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 谢青)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依法管网治网,加强网络生态治理,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今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举行网络法治分论坛。为全面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建设经验做法,集中展示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论坛发布了《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事例》)。

  记者注意到,《典型案事例》提到的十大典型案事例含“公诉网络诽谤和‘隔空猥亵’犯罪案”、“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第一案”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事例。

  分论坛上,据发布人介绍,《典型案事例》既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有贴近民生的具体案例,既有治理网络乱象、净化网络环境的专项行动,也有互联网在司法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从立法、执法、司法多个层面展现了我国的网络法治进程。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法治分论坛现场。(未来网记者 谢青摄)

  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之一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颁布实行——全面部署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典型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纲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将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纳入法治社会建设全局中统筹规划、一体推进。《纲要》的出台,为依法治网勾勒了长远发展“蓝图”和具体“路线图”,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之二

  《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实施——保障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

  【典型意义】

  加强网络数字领域的法律制定,是落实依法治网,推进网络治理、数据治理法治化的重要保障。《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陆续出台实施,与《网络安全法》一道构建了我国网络安全发展法治体系,又为网络监管者明确了监管的依据标准、为网络服务者明确了服务的界限尺度、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行为的指引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享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力助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之三

  开展“清朗”“净网”“剑网”专项行动——治理网络乱象 净化网络生态

  【典型意义】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依法管网治网,加强网络生态治理,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持续开展“清朗”“净网”“剑网”等专项行动,以清朗网络空间为目标,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专项依法整治与常态化治理相结合,有力震慑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之四

  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典型意义】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事关党和国家形象。“断卡”行动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关口前移、源头治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了坚实保障。

  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之五

  对阿里巴巴、美团等平台企业实施反垄断调查——促进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典型意义】

  互联网领域垄断,严重侵害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更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重大风险隐患。对阿里巴巴、美团等平台企业实施反垄断调查,加快《反垄断法》等法律规范的制定完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反垄断部署的有力举措,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市场主体利益、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我国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创新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之六

  公诉网络诽谤和“隔空猥亵”犯罪案——以理念变革提升网络刑事司法保护水平

  【典型意义】

  网络时代刑事犯罪表现出新的样态特征,隐蔽性更强、危害传播更快,对被害人、网络秩序造成损害也更大。司法机关积极作为,依法精准惩治网络空间违法犯罪,向社会释放“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强烈信号,体现了加强网络时代公民权益保护、推动网络空间治理的责任担当。同时,通过理念变革进一步明确了法律条文在网络空间的适用,为处理这一类问题树立标准。

  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之七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第一案——弘扬社会正气 维护清朗网络

  【典型意义】

  近年来,一些歪曲历史、恶搞英烈、诋毁先辈的网络违法行为,污蚀网络环境,引起社会谴责。为此,202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本案作为该罪入刑后的第一案,不仅体现了检察机关严惩犯罪、捍卫英烈名誉的坚定决心,向社会传递了“英烈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的强烈信号;而且全面履行刑事公诉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强对英烈名誉的综合保护,在网络空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之八

  设立北京、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开辟互联网司法实践新路径

  【典型意义】

  互联网法院立足依法治网职能定位,探索全流程在线审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互联网空间治理规则,公正高效审理了一批新类型、疑难、复杂的互联网案件,开辟了我国互联网司法实践的全新路径。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与发展,推动了网络空间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强化了我国在网络治理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了解我国互联网法治建设的重要窗口。

  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之九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制定施行——全面规范提升网络空间执法司法水平

  【典型意义】

  推动形成与网络时代、数字经济相适应的诉讼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网络执法司法规则,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网络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这一系列制度规则的制定实施,有助于全面规范提升网络执法司法水平,促进网络治理法治化,更好地回应满足网络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之十

  “八五”普法规划部署网络普法工作——深化“法律进网络” 提升网民法治意识

  【典型意义】

  “八五”普法规划在“七五”规划的基础上,把普法融入网络法治实践、融入网络空间治理、融入日常网络生活,让法治成为网络社会共识和行为准则,推动全社会网络法治观念培育提升,更好地加强网络社会文明建设,共建清朗安靖的网络空间。

作者: 谢青 编辑: 瞿凯侠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QQ截图202111191657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