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需要不断地适应、利用、改造和保护水环境。水利事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以要求的水量、水质和水压,供给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又称城镇给水。城镇生活用水分为: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如饮用、洗涤、宅院绿化等用水;市政公共用水,如商业、服务业、学校、医院、消防、城镇绿化、街道喷洒、清除垃圾、市区河湖补水和城郊商品菜田用水等。工业用水主要为冷却、洗涤、调温和调节湿度等用水。城镇供水水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江河、水库、湖泊和海洋中的水。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和地下河水等。
蒙洼蓄洪区王家坝分洪闸设计分洪流量1626立方米每秒,设计蓄洪水位27.66米,相应蓄洪量7.2亿立方米。蒙洼蓄洪区是于1953年设立的千里淮河第一座蓄洪库。建成以来,先后14次蓄滞洪水。库内辖4个乡镇,有131座庄台,涉及15万余人,耕地面积18万亩。
河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流量急剧增加、水位明显上升的水流现象。洪水有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自然破坏力,淹没河中滩地,漫溢两岸提防。因此,研究洪水特性,掌握其发生与发展规律,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是研究洪水的主要目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量的关于洪水的记载。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东南临太平洋,西南西北深入欧亚大陆腹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大部分地区位于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时空变化很大,水旱灾害频繁。 为防治水旱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整修加固堤防27万公里,修建水库86000多座,开辟蓄滞洪区近百处,疏浚整治河道,基本建成了七大江河的防洪工程体系,大大增强了我国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在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方面,首先是确立了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中央设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七个流域机构中,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花江均设立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辽河、海河、太湖设立防汛办公室,负责流域内防洪管理和关键工程调度;各省、地(市)和有防洪任务的县均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了报汛站网,还在重点地区建立了防汛专用通信网和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在历年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管涌也俗称为“泡泉”、“泉涌”、“翻砂鼓水”,是指土体颗粒被渗流带出而发生渗透破坏的现象,实际上包括土力学中的“流土”“潜蚀”“管涌”三种渗透破坏形式。 管涌险情的发展以流土最为迅速。它的过程是随着水位上升,涌水挟带出的砂粒和泥土增多,涌水量也随着加大,涌水量增大挟带出砂粒和泥土也就更多。如将附近堤(闸)基下砂层淘空,就会导致堤(闸)身骤然下挫,甚至酿成决堤的灾害。 一般来说,长江中下游平原冲积地层,上面是粘性土,往下是粉砂、细砂等。砂层间也有粘性土夹层的,再往下则是沙砾及卵石等强透水层,在河床中露头与河水相通。 由于渗水流经强透水层的压力损失小,堤内数百米范围内粘土层下面仍可能承受很大的水压力。如果这股水压力冲破了粘土层,下面的粉砂、细砂就会随水流出(在没有反滤层保护的情况下),从而发生管涌。
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可分为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种类。强对流天气灾害是因发生强对流天气而造成的灾害。 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暴雨、局地洪涝、山地灾害多,北方冰雹、雷雨大风灾害多的特点。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汛常以出现的季节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伏汛、秋汛、凌汛、潮汛等。春汛是春季江河流域内降雨或冰、雪融化汇流形成的涨水现象。伏天和秋天由于降雨汇流形成的江河涨水,称伏汛和秋汛。因冰凌阻水而引起江河的涨水现象,称凌汛。滨海地区涨水周期性上涨,称潮汛。
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出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涨水季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
汛期堤、坝、闸、涵等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险情时所进行的紧急抢护措施,又称抢险。大汛期或遇超标准洪水时,或平时高水位时,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可能因高度或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险情。当江河水位由高水位迅速回落时,有时可能出现塌坡和溃堤等险情。寒冷地区的河流,在冬、春汛期还可能产生冰塞、冰坝而壅高水位,使堤防和涵闸出现险情。在非汛期,当水工建筑物运用不当或其他原因,也可能突发险象。凡属险情,必须紧急抢护,避免失事,这是险情抢护的特点,与一般工程的维修和修理的情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