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学习感悟抗战英雄事迹,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未来网策划推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专栏,帮助广大少年儿童深刻理解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从抗日战士到英雄母亲..….那些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成为镌刻在民族脊梁上的精神密码,叩击着新时代青少年的心扉。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铭记革命先辈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的不屈精神和爱国情怀。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
2014年9月1日,戴安澜被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戴安澜,自号海鸥。1904年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参加北伐战争。
抗战期间,他在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中屡建战功。“江城”走出的名将“海鸥振翅,展鸿鹄之志;一座江城,愿听天下风雨声……”在长江之畔的芜湖二中嘹亮的校歌唱响寄托着对戴安澜这位走出“江城”的抗战名将的敬仰。
图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的戴安澜故居
以生命守国威
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率领第200师作为先头部队,在同古迎战数倍于己的日军。他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全师将领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历时12天的同古保卫战,200师以牺牲800人的代价,击退敌军20余次冲锋,重创日军4000余人,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
不久后,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于缅甸茅邦村壮烈牺牲,年仅38岁。弥留之际他将目光投向祖国的方向,留下了铿锵的绝笔:“反攻!反攻!祖国万岁!”
家书寄情思
在牺牲前不久,戴安澜将军还给三位亲友写过一封托孤信。
信中说
从字里行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铁血的汉子对家的眷恋不舍。然而,在给妻子的信里他却把这份不舍深深地藏了起来努力宽慰着自己的家人
英魂归故里,戴安澜的追悼仪式在广西全州举行。毛泽东亲笔题赠挽词:“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他不仅是民族的英雄,也是家乡的骄傲。戴安澜中学(今芜湖二中)的师生以他的名字命名校园、校歌和校训,把将军的精神融入校园血脉,海鸥精神,生生不息。
戴安澜将军以“海鸥”之名搏击长空,用短暂的38年生涯谱写了壮丽的英雄篇章。从同古战场的誓死坚守。到家国情怀的点滴细节,他把忠诚与担当镌刻进民族记忆。
铭记英雄,不只是回望历史,更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传承那份不畏困难、勇于担当、心怀大我的“海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