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头条  >  正文

【两会新声·“00后”评论员观察】在绿水青山间感受美丽中国的春天

2025-03-12 10:03:52 来源: 中国少年报·未来网

春雷轰鸣,蛰虫破土;山河解冻,草木盛舒。春天,是充满生命力的季节。在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豚逐浪,鱼翔浅底,一江春水在暖阳下显露出波光粼粼的纹理;在河北塞罕坝林场,干黄的草甸上,嫩芽从泥土中萌发,渴望阳光与雨露的滋养;在江苏盐城黄海湿地,金黄的芦苇随风飘荡,成群的丹顶鹤正随着气温回升,踏上北迁的旅程……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美丽中国建设的图景是如此清晰可见,生态保护结出的硕果是如此可触可及。

从“盆景”变“风景”,从“独木”变“森林”,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步履铿锵,离不开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持续的关注与思考。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注意到,生态环保相关议题依旧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代表委员们的新建议、新提案,有的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有的为中国环境法治鼓与呼,有的期待“加快制定农田碳汇核算标准”,有的致力于“推动核电纳入绿电绿证体系”,还有的聚焦理顺动物迁地保护管理体系方面……

从科技创新到乡村振兴,从产业发展到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从人居环境改善到野生动物保护,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延伸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相信,当这些美好的建议提案转化落地,必将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建议提案向“绿”,发展理念向新,指向的是可期的发展;详实的数据,扎实的作为,标注的则是可喜的成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一组数据格外引人瞩目——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进’的步伐坚实有力”,“绿”的底色愈加鲜明,美丽中国的画卷徐徐展开,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绿色发展的澎湃力量。

发展浓缩于一组组数据里,也具象化于广袤的草野间。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乡村青年,近几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面貌的焕然一新:彼时林立的制瓷小作坊、小厂带着“落后产能”的标签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村头那座曾因采矿而土层裸露的荒山,如今披上了新的绿衣;清淤疏浚扮靓记忆里浑浊的母亲河,河岸边还清晰镌刻着“河长制”相关的标语;甚至于,曾经只为家乡人所熟知的本地“特产三宝”,也在返乡青年的直播间里收获了如潮的订单……

聚阳才能生焰,拢指才能成拳。发展的背后,指向的恰恰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这几年,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投身生态保护事业,成为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600余名青少年加入县乡村三级“生态文明青年志愿服务队”,就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草原生态保护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90后”藏族青年交巴东知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玛曲县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走上了保护黄河沿岸生态的公益之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0后”博士初雯雯在故乡阿勒泰,和团队用专业知识积极救助多种野生动物……扎根于广袤乡土,穿梭于绿水青山,广大青少年正在用他们的担当与作为,书写着浓墨重彩的青春诗篇。

年复一年,我们透过全国两会的窗口,观察、倾听,感受时代春风,感知前行方向。新的一年,新的声音、新的智慧、新的成果,终将慢慢渗入社会肌理,转化为生态修复的良方、城市治理的密钥、低碳经济发展的引擎,激起建设美丽中国的一池春水。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一预期目标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发展实践也生动印证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不是疾风骤雨般的冲刺,而是“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的历史接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是孤勇者的独行,而是“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发展长歌。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满怀憧憬,期待有越来越多青春的身影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生发出绿色实践的榜样魄力;我坚定地相信,只要我们锚定绿色发展的目标,保持接续奋斗的韧劲,终将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撰文: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评论员许洪鑫

漫画:陈夙颖 张城君

编辑:王晓青


编辑: 郭超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