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酒精+”跨界食品渗透未成年日常消费!“第一口酒”低龄化怎么破?

2023-09-13 10:41:40 来源: 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 拜晓艺)近日,在“秋天的第一杯茅台”不断刷屏各大社交平台,瑞幸咖啡和茅台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迎来爆火后,“白酒一哥”的新动向无疑引发业内关注。据相关消息透露,茅台后续会推出新的跨界产品——“酒心巧克力”。

  当前,市面上除了上述“酒精+咖啡”“酒精+巧克力”的组合之外,也有“酒精+冰淇淋”“酒精+月饼”等各类“酒精+食品”组合的商品在售。记者了解到,虽然家长普遍拒绝给未成年人饮酒,但对于含酒类食品却似乎没那么谨慎,未成年人接触含酒类食品呈低龄化趋势。

  含酒类食品的低龄化现象以及“第一口酒”的安全隐患,无疑引发社会担忧。据此,专家建议称:需警惕未成年人“第一口酒”隐患。对孩子们而言,不饮酒最安全,家长应及时踩下孩子“第一口酒”的刹车。

  含酒类食品火爆,未成年人的“第一口酒”引家长担忧

  咖啡加茅台是什么味道?此前想都不敢想的组合,让瑞幸咖啡和茅台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在9月4日一经上市后火遍全网。上市的三日后,瑞幸咖啡官方更是宣布该款饮品断货,需要待补货后才能重新上架。而基于该款产品的火爆,瑞幸咖啡方面同时表示,“酱香拿铁是与贵州茅台共同推出的战略级长线单品,我们将长期售卖。”

  记者注意到,在针对未成年人的购买限制方面,瑞幸咖啡在其各个门店的显示屏及官方海报左下角均备注了一行提醒:“未成年人、孕妇、驾驶人员、酒精过敏者不建议饮用。”此外,记者在小程序和某外卖平台购买“酱香拿铁”时,下单界面同样显示有上述提示。

  酱香拿铁官方海报

  但即便如此,包括“酱香拿铁”在内的各类含酒类食品虽在市面上不建议未成年人购买,但却存在不限制未成年人购买的隐患。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售有诸多“酒精+食品”组合的产品,如“酒精+咖啡”“酒精+巧克力”“酒精+冰淇淋”“酒精+月饼”等,且此类产品虽大多设有“不建议未成年食用”的相关提示,但部分家长却未予以重视,让含酒食品不知不觉获得了进入未成年人世界的“通行证”。

  以此次爆火的“酱香拿铁“为例,家长对于未成年人饮用“酱香拿铁”呈现出“大部分反对,小部分猎奇;‘浅尝’无妨,‘深忧’犹存”的态度。

  9月6日,一则“女子给一岁儿子喝酱香拿铁并配文‘感谢我的好老公买的酱香拿铁,我和儿子半夜两点了还是精神抖擞,大眼瞪小眼’”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争议,网友纷纷表示“这对小孩伤害很大,不应该给小孩喝”。

  即便大部分网友对于给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孩子饮用酱香拿铁持强烈的反对意见,但记者观察发现,网上仍有一些父母热衷于让孩子浅尝一下这款“时尚单品”,并以此为趣,且未意识到该行为有何隐患。

  

  相关发布页截图 图源某社交平台

  此外,也有家长对市面上售卖的“含酒类食品”表示担忧:“孩子出于猎奇心理,在尝到‘第一口酒’后,很有可能会因为好奇或追求刺激,主动去尝试真正的酒精产品。”“含酒类食品的低龄化现象是否会引发未成年人健康相关的一系列隐患?”

  “未成年人、青少年、儿童过早摄入酒精,产生‘第一口酒’的趋势,会诱导他们形成好奇心理,从而增加他们尝试饮酒的可能,甚至形成不良嗜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医师王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栋指出,由于未成年人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器官发育还不成熟,更容易受到酒精的伤害。比如酒精刺激消化系统、增加肝脏负担、妨碍身体发育、损害神经系统。如果长期、大量摄入酒精,还会导致酒精中毒,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即便酒精度数较低,家长也不应给孩子食用各类含酒类食品,未成年人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

  此外,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其中提出建议限制酒精摄入,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樊春雷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跨界、跨产品类别的结合是新产品研发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需谨慎操作。商家在制造营销噱头的同时,应确保产品安全,承担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责任。

  专家:及时刹住“孩子的第一口酒”隐患

  未成年人过早接触酒精文化,呈现出“第一口酒”的低龄化趋势。含酒类食品的低龄化现象,加之酒精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系列危害,正在悄然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樊春雷介绍道,含酒类食品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酒精依赖问题。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期,若过早接触含酒类产品,会对未成年人的情绪管理能力、行为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樊春雷表示,与成年人相比,过量酒精摄入更容易导致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失控,进而对个人和他人造成伤害。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指出,商家在售卖“含酒类产品”时,应核实消费者的身份,若经核实确为未成年人的,不得向其销售含酒类产品。如果未核实未成年人的身份,或者经核实身份后明知其属于未成年人而仍向其销售含酒类产品,则市场监管部门应对于商家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未成年人的“第一口酒”应如何踩下刹车?对此,赵占领律师表示,关键在于各方严格落实已有的法律规定。“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和人身安全,应该严禁商家向未成年人销售酒水或者含酒类产品。同时,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测和处罚力度,社会公众如发现商家有违法行为,也可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此外,樊春雷建议,含酒类食品的研发和销售均需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食品安全中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内容,关注并守护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

作者: 拜晓艺 编辑: 高富灿

奋斗者笔记

11-15 11:41

中国少年说

10-14 17:53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