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北京市发文“每个孩子都将拥有自己的AI学伴”,AI儿童陪伴赛道迎来多位入局者

2024-11-20 16:36:23 来源: 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 张冰清)未来每个学生的AI学伴会根据其兴趣、能力、学习进度以及教育目标,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学生可以享受AI情景式教学,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校园大脑”支撑起教务管理、教师考评、教学评估、后勤服务、校园安防等,守护孩子在校期间的每时每刻……这样的场景将不再只出现在科幻片里,而是即将出现在日常的教学场景中。

连日来,北京市教委连续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北京市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实施细则》,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规范教育APP的管理。其中特别指出,面向北京市大中小学推广AI学伴和AI导学应用。

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标组组长、国家教材委员会科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出台不仅具有先行性和示范意义,更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其优点具体体现在:首先,目标明确,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指明了方向;其次,布局合理,涵盖了数据集、测试数据集等基础工作的约定,以及测试场的设立,为推广AI学伴做好了充分准备;最后,可操作性强,如AI学伴能够自适应学习、准备教案、批改作业,并实现个性化培养,同时关注人机共育、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和新生态的教育以及教师素养的提升。


图源北京市教委官网

面向北京市大中小学推广AI学伴和AI导学应用

《工作方案》提出,面向北京市大中小学推广AI学伴和AI导学应用;实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与学情分析、作业管理、答疑辅导等教学全场景应用;通过“智能推送+人工辅助”的方式构建面向未来教育的新型“家长学校”;全覆盖开展书记、校长、中层管理干部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将人工智能融入学校办学过程当中。

《工作方案》强调,到2025年,打造100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学校;到2027年,通过实施综合性、标杆性重大工程,着力打造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应用基地,产生数个符合中国教育特点、在技术创新上居于国际前列的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大模型。

熊璋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AI学伴的推广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AI学伴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还能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即时反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AI学伴的应用还将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工作方案》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通过数据的收集和组织,为教育谋划提供依据。”熊璋教授表示,注重传承与创新,全域数字孪生、全程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将有力推动教育变革。同时,也致力于创新,促使人工智能成为教育创新的基础和手段,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科技企业有关负责人也对AI学伴的应用前景表示了乐观态度。OUR SCHOOL创始人兼CEO周之桦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AI学伴的推广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优化,AI学伴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洋葱学园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杨临风向未来网记者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的最大想象力,并不一定要结合那些最前沿的技术,AI学伴的关键在于要深入分析学习场景,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痛点,让学生学得更透,帮助老师讲得更透。

杨临风认为,新一代AI学伴,要结合精心内容设计、平等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动机、AI精准学、情感陪伴五个产品标准来综合考虑 ,“这样才能让学生轻松、专注地主动学习,并感受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力,重塑面向未来所需要的自我驱动、创新思维、从容自信等核心能力”。

创新教育方式变革:自主式学习扭转应试教育

此次《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中提到,实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与学情分析、作业管理、答疑辅导等教学全场景应用。探索AI情景式教学,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创设模拟仿真实验空间和实践环境,有效支撑教师实验实践教学。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冲击,倒逼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双减政策的出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的是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扭转应试教育模式,实现新的教育模式。如果接入了人工智能后,未来的课堂如果还是满堂灌,不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提出方案、综合解答表现自己的方案,不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那仍旧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就没有起到作用。”熊璋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人机协同和全域数字孪生在教学全场景应用,熊璋认为,这将加速构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对双减政策、2025年阶段性目标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具体而言,新型教育模式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式学习、沉浸式学习、真实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这些学习方式有助于去掉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提供足够的人机协同的多种学习场景和环境条件,新型教育模式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生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型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特别是在学生的自主式学习环境上,通过人机协同环境,老师负责引导,机器在个性化教育上发挥优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熊璋表示。

熊璋坦言,随着教育新生态的建设,双减政策将得到更好的实施。这将使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减少在教育功利化和应试教育刷题上的精力,从而腾出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探索、创新、未来和社会接触。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实现健康发展。这一过程中,新型教育模式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发挥重要作用。

杨临风也表示,洋葱学园主张 “人机协同、人机共育”,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能重新找到教学的职业成就,成为人机复合型教师,让学生不仅仅在知识上得到主动成长,更帮助他们在高阶思维、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周之桦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机协同一定会重构我们的教育模式。通过AI技术的不断学习和进化,它能够更加精准地理解学生的性格、表达方式和学习习惯,从而实现数字孪生般的学习体验。这种体验将极大地提升学习的个性化和效率。”

周之桦进一步解释道,AI的介入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以往,个性化学习往往因为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和场景应用而难以实现。但现在,通过AI的智能分析和推理能力,我们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方式和资料。例如,通过AI学伴与学生进行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然后为其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目。

周之桦还表示,人机协同不仅为学生减负,也为老师减负。通过AI的帮助,老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教学指导和调整。同时,AI还可以帮助老师完成一些重复性的、低效的工作,如批改作业、统计分数等,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工作方案》中还提到,围绕“五育并举”提取具有育人特色的知识体系、专业术语、算法规则和表达逻辑,在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内,建立大模型预训练“沙盒”,支持大模型企业、科研机构在安全区域内开展语料训练,确保教育大模型输出的稳定性、合规性和适切性,为教育领域大模型落地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熊璋对此表示,教育强国建设不仅包括教育本身的建设,还包括教育信创企业的建设。这些信创企业要成为一流企业,必须具备自我质量保证的能力,即通过大模型预训练“沙盒”。

AI儿童陪伴赛道各出新招,入局者众多仿佛一夜回春

随着政策的落地,也点燃了从业者的热情,近一个月以来,未来网记者发现AI儿童陪伴赛道融资不断,玩家更是各出新招。

近日,心大陆AI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机器人、柯南AI的神笔马良魔画AI平板、豆神教育上线豆神AI发布“超拟人”AI导师等多款新品上线。柯南AI更是在近日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太和资本,华峰资本担任长期战略财务顾问。

面向3-8岁孩子的英语学习平台Buddy.ai宣布完成BITKRAFT Ventures领投的1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并得到了欧洲最大的教育科技基金Educapital和其他投资方的支持。

此外,科大讯飞、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也在AI儿童陪伴领域持续发力。近日,科大讯飞申请的“智能机器人”和“宠物机器人”外观设计专利已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字节跳动则推出了基于大模型开发的情感陪伴玩偶“显眼包”,集合了火山引擎的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如豆包大模型、扣子专业版、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

值得一提的是,AI陪伴机器人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创业者。原小鹏机器人产品设计负责人孙兆治创业成立的上海珞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于年中完成千万元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为AI陪伴机器人,首款产品定位为“AI潮玩”,预计将于明年发布和量产。

网易有道CEO周枫向未来网记者表示,与以往技术相比,大模型技术更能够有效提升“教”与“学”这两个本质上属于思维活动的效率,因而从长远来看,其非常适合教育领域。具体而言,在教育领域,学校、家庭、自学三大场景逐渐成为关键应用点:

在学校场景,AI定位于“教学助手”,能够协助老师备课,解决学生作业问题以及进行学习答疑。目前,在这些方面已经涌现出不少出色的应用。其对应的商业模式为2B2G,是教育信息化业务的进一步演进。

在家庭场景,AI定位于“家庭教师”,属于典型的2C场景,由于妈妈们消费能力强大,家庭教育场景也成为关键场景。AI可以助力完成孩子的学习指导、对学习进度的智能督促,还能协助进行学习规划和志愿填报等任务。

自学场景,AI定位于“学习伙伴”,这是与家庭场景相关联的另外一个重要的2C大场景,且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它是传统学习App和学习硬件的大模型升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完成AI练习、AI答疑以及提供心理陪伴等任务。

AI学伴进校也应规范管理,专家建议:建立攻防型、过程型监管

随着AI学伴的推广,如何规范教育应用的管理也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实施细则》,明确教育APP入校坚持“选必严审”原则,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与学分和成绩挂钩。

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实施细则》

该细则规定,教育APP提供者需完成ICP备案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后,方可进行提供者备案。使用者应选用已完成提供者备案的教育APP,并通过备案管理平台完成使用者备案。同时,北京市各区教委、各市属高校和直属直管单位应从严选用教育APP,控制数量,确保选用APP已通过教育部备案。凡未通过教育部备案的,一律不得选用。

对于AI智能学伴是否属于教育类APP以及是否需要选用审核报备机制的问题,熊璋向记者解释道,AI智能学伴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应用程序,属于教育类APP的范畴。因此,其入校也需要遵循选用审核报备机制,确保应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此外,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美国一青少年因迷恋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而自杀,他的母亲对Character.AI公司提起民事诉讼,指控该公司存在过失导致他人非正常死亡和欺诈的行为。该案也是全球首个公开的人工智能情感聊天机器人涉嫌致人死亡案例,且因为涉及未成年人而备受关注。

在谈到教育主权和监管问题时,熊璋向未来网记者表示,“教育是根儿上的事儿,必须严格履行国家教育主权,保证下一代生活在健康的环境里。”熊璋认为,应支持对进入校园的教育APP、硬件等进行备案审查,并强调要加强过程性监管,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应用。

“我们不是拒绝人工智能进校园,而是拒绝不好的内容进校园。”熊璋表示,未来应该建立审查机制、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实时、过程性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符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求。

“一旦应用通过审查进入学校,学校还需实施过程型的监管。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必须立即处理,以确保应用的持续安全和有效。这种监管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人工监管,另一种是科技监管,即利用另一种人工智能来审查现有的人工智能应用是否存在错误导向。”熊璋表示。

在科技监管方面,熊璋建议利用人工智能的攻防性训练来确保其安全性。例如,可以创建一个人工智能“学生”,通过向应用提出问题并获取回答来判断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观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求。一旦发现任何误导性内容,如西方某些APP可能诱导小朋友做坏事的情况,必须坚决抵制。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AI学伴将成为未来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何规范AI学伴的应用和管理,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将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政府、企业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AI学伴的健康发展,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作者: 张冰清 编辑: 未来网新闻侯智

奋斗者笔记

11-15 11:41

中国少年说

10-14 17:53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