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2025中关村论坛】 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位列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一梯队

2025-04-01 12:51:42 来源: 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凌萌)人工智能时代席卷而来,拥抱人工智能就是拥抱未来。记者从近日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主论坛——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获悉,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相关企业超2400家、占全国近一半,其中独角兽企业36家、占全国超半数,位列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一梯队。

据悉,本次论坛以“积淀·涌现”为主题,汇聚图灵奖得主以及来自大模型及具身智能知名头部公司、研究机构的业界专家,共话人工智能学术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共促产学研深度融合,共绘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蓝图。

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北京市是我国科技创新资源高度富集、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汇聚力量、凝聚共识,推动人工智能快速、有序、健康发展。”论坛上,科技部一司副司长康相武在论坛致辞中强调。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具有教育、科技、人才资源高度密集和“四区”政策叠加的独特优势。海淀区委书记张革现场讲解“海淀加速度”:“海淀区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以‘头雁’姿态领跑人工智能新赛道,推动AI产业全栈布局,构建起覆盖芯片、框架、模型算法、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本届论坛发布了一系列人工智能重磅成果,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层攻坚、基础层筑基、应用层突围、生态层聚变,彰显北京正以“顶天立地、开放融合”的格局,构筑AI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

其中,海淀区在论坛上发布“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建设成果,开创性地将大模型思维植入城市治理体系,打造“会学习、能思考、有温度、可进化”的超级城市智能生命体。据介绍,这是人工智能创新街区概念发布后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是海淀以“空间重构驱动创新”的又一次大胆探索。

今年,海淀区将在五个方面支持各界参与创新街区建设。资金扶持方面,每年将安排百亿元资金,用于支持算力供给、数据标注、平台建设等。空间供给上,更新优化五道口等区域共计67万平方米产业园区,拓展供应东升科技园三期等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数据基建方面,着力构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和统一数据底座,打造数据流通协作网络。人才保障上,利用人工智能人才特区20条措施,实行人才引进特殊机制,构建人才培养特定体系,强化事业发展特有支持,营造人才安居特色生态。金融助力上,推动设立科技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挂牌运营一批科技金融服务驿站。

顶尖智慧交锋:从工业AI突围到具身智能变革

在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全球顶尖学者与产业领袖展开深度思想碰撞。图灵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欧洲科学院院士约瑟夫·斯发基斯分享了迈向工业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机遇,他认为,AI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初期,向自主式AI演进面临诸多挑战,如系统不可解释、可靠性难保证等。同时,AI在系统工程、监管框架等方面也存在难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凭借工业基础和数据资源优势,有望在工业AI领域实现突破,引领发展新方向。

继在首届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推出中国首个原创全自研视频大模型——Vidu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生数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朱军再次发布具有全球突破性的高可控视频模型Vidu Q1,支持对视频中多个主体的位置、大小、运动轨迹等属性进行精确控制,同时支持与视频画面同步的音效的可控生成,以及更高质量的画面效果。

具身智能的发展是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在本次论坛发布首个跨本体具身大小脑协作框架RoboOS与开源具身大脑RoboBrain,可实现跨场景多任务轻量化快速部署与跨本体协作,推动单机智能迈向群体智能,为构建具身智能开源统一生态加速场景应用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与会嘉宾认为,具身智能通过多模态交互与物理世界互动,是AGI实现的核心路径。讨论中提出的“算法-硬件-场景”协同创新模式,彰显海淀区在具身智能全产业链布局的领先优势。

作者: 凌萌 编辑: 高富灿

奋斗者笔记

11-15 11:41

中国少年说

10-14 17:53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