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 凌萌)一纸被执行人信息,揭开了拥有近4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张小泉”深陷的债务危机一角。天眼查显示,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张小泉集团”)及其关联方近日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为31.3亿元。财报显示,上市以来的四年间,张小泉集团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计1.7亿元。盈利能力逐年下滑之下,这家百年老字号企业如今受控股股东牵连又“债台高筑”,甚至或将面临控制权变更风险。
百年老字号深陷债务危机
据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近日,张小泉集团、上海富春投资有限公司、张樟生、张国标等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1.33亿元,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图源天眼查
天眼查显示,张小泉集团成立于2001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张樟生,注册资本1681.73万元人民币,实际控股股东为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富春控股”),间接持股比例达99.99%,富春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为张国标。
上海富春投资有限公司为富春控股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新程,其另一身份为张小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名称:张小泉)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不难看出,上述被执行人信息中牵涉的几位被执行人,都与百年老字号企业张小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公开资料显示,张小泉品牌始创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以剪刀起家,后衍生出刀具、厨房及家居五金等品类。2006年,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小泉品牌成为最早一批被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的民族品牌。
有着近4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张小泉,是典型的家族企业。资料显示,张国标与张樟生为兄弟关系,张国标和张新程为父子关系。2024年5月,张樟生卸任张小泉股份董事长,由张新程接任;张樟生之子张新尧则被任命为董事兼副总经理。
近日的一纸法律诉讼信息,无疑让这家百年老字号深陷债务危机。记者在天眼查平台检索发现,截至目前,张小泉集团累计涉13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额为45.09亿元。其中自2025年1月来,被执行金额累计已超38亿元。
此外,上述张小泉企业关联人如张樟生、张国标等,也频繁被列为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等,两人累计被列为被执行人的次数分别为12次、22次,被限制高消费的次数分别为22次、23次。
针对上述问题,未来网记者向张小泉集团方面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控股股东高质押或致控制权变更风险
昔日曾风光无限的百年老字号,何以沦落至如今的“债台高筑”?这场债务危机的背后,或与张小泉控股股东富春控股近年来的盲目扩张,甚至是高质押担保有关。
张小泉集团与富春控股的缘起,可追溯到2007年。彼时的张小泉虽有“百年老字号”之名,但因跟不上时代的商业变革,一度中落。这一年,富春控股以增资的方式取得了张小泉的实际控制权。
在富春控股的助推下,张小泉于2021年在深交所上市,力图借力资本市场焕发“第二春”。然而好景不长,富春控股便将大量资金投入物流、房地产等非主营业务领域,导致资金链断裂。2022年,富春控股即因对外投资失败需承担连带责任,引发多起债务纠纷;2023年,富春控股又因为一笔2亿元融资提供股权质押担保,导致所持的上市公司股份被冻结。
控股股东的债务危机如同“滚雪球”般,也让张小泉深陷泥潭。据了解,截至2025年3月,富春控股持有的张小泉上市公司股份中99.9%已被质押或冻结,涉及5笔逾期融资业务,本金达5.1亿元,对外担保未代偿金额更高达44.86亿元。
3月25日,张小泉发布公告称,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法院已决定对富春控股启动预重整程序。对此,行业分析师王婷妍向媒体表示,控股股东已经高质押,如果实控人再无法妥善处理债务纠纷,导致资信进一步恶化或引发其他诉讼案件,那么控股股东持有的股票可能遭强执或冻结,张小泉或面临控制权不稳甚至变更的风险。
控股股东的债务危机影响下,张小泉的业绩也难言乐观。上市首年(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7.6亿元,净利润0.79亿元。但自次年起,经营业绩便走上了下坡路。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张小泉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2亿元、0.28亿元、0.21亿元。以此计算,上市以来的4年间,张小泉的净利润总计仅1.7亿元。
2024年5月,张小泉还因连续两年净利大降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要求其说明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此外,张小泉也多次公开披露控股股东债务危机对上市公司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如在2024年10月的一份“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冻结的核查意见”中,张小泉披露:“如果控股股东、实控人不能妥善解决相关债务纠纷、资信情况继续恶化或引发其他诉讼,将可能导致张小泉集团持有公司股份进一步被轮候冻结或强制执行,届时公司将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变更的风险。”
“拍蒜断刀”风波曾被指“拍断”老字号信誉
一纸被执行人信息,揭开了百年老字号企业张小泉深陷的债务危机,以及经营危机的一角。而在品牌声誉方面,张小泉也因一次次的“拍蒜断刀”风波陷入舆论危机。
据媒体此前报道,2022年7月,有消费者爆料称,使用张小泉的刀具拍蒜,蒜没拍好,刀却断了。随后,一段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的回复视频在网络发酵,其称:“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中国人这种切菜方法,为什么米其林厨师切的肉片更薄,黄瓜片更透明,是因为前面有个支点。我们把刀前面的头斜过来,那不是设计感,那是消费者教育。”
这段说辞直击的“不是刀不好,而是消费者使用方法不对”,一度在网上引起舆论哗然。此后,“张小泉菜刀不能拍蒜”事件还被中国消费者协会列入“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图源新浪微博
而此次事件并非偶然,2023年3月,有消费者爆料称,自己买的张小泉斩骨刀斩不了骨,刀砍到一半断裂差点飞出去。同年10月,又有消费者投诉在使用张小泉菜刀拍蒜时,菜刀断为两截。
张小泉刀具多次被曝出的“拍蒜断刀”,以及“刀具不能拍蒜、斩骨”问题,也让这一百年老字号品牌的口碑饱受冲击,更有质疑声称“张小泉‘拍断’老字号百年信誉”。
2023年11月,商务部网站公布了《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
其中,张小泉因“拍蒜断刀”事件及后续不当回应引发舆论风波,被商务部列入“限期整改”老字号名单。
经受品牌危机及舆论拷问下的张小泉,如今摆在其面前的仍有诸多难题待解。在控股股东债务危机牵连及预重整的关键时期,这家老字号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04-02 13:07
11-15 11:41
11-15 11:41
10-14 17:53
02-27 16:16
03-18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