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凌萌)近日,一则在来伊份的蜜枣粽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5月12日,来伊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关注到舆情的第一时间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积极与相关消费者沟通,确保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得到保障。目前,来伊份已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
随着事件的升温发酵,另一上市公司“五芳斋”也卷入其中。据悉,涉事来伊份蜜枣粽的生产委托方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时间,两大上市公司接连被卷入“异物粽子”风波。
粽子中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据媒体报道,5月10日,一位江苏消费者连发两条视频爆料在来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引发舆论热议。
视频中显示,涉事产品为来伊份旗下的“高粽”系列中的蜜枣粽。该消费者称,粽子系5月7日于线下商店购买,在给孩子食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异物,希望来伊份官方给出明确回应。
消费者爆料在粽子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图源媒体报道)
5月11日下午,该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更新事件后续称,已于11日上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传染病各项指标,结果显示目前没有被感染。“但医生说传染病大概有潜伏期,大概三个月。公司过来想把样本拿走检测,我没同意。”消费者表示,其家人将于次日将上述样品送往市场监管部门检测。
对于上述事件,5月11日及5月12日,来伊份连发两则公告予以回应:公司在关注到舆情的第一时间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积极与相关消费者沟通,并承诺承担因食用存有异物蜜枣粽而产生的检查、治疗费用,确保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得到保障。
目前,公司已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消费者可选择就近门店进行退换货,并可得到相同金额的额外补偿。
来伊份2份公开回应
对于外界质疑的生产加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创可贴异物误入”问题,来伊份也在情况说明中表示,在粽子的加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均设有专岗、专职检验人员,对于生产中员工使用创可贴的管理,工厂设有专人专岗对车间人员检查伤口异常情况,如发现伤口明确规定不得参与裹粽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相关环节。
此外,对于后续进展,来伊份在情况说明中称,针对此次消费者陈述的异物,公司工作人员看到产品、但还没拿到实物,会在取得实物后,做进一步分析判断,并查明原因,如确为生产过程控制问题,将再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随着上述风波的不断发酵,另一上市公司“五芳斋”也卷入其中。据媒体报道,网络流传的产品包装显示,前述来伊份蜜枣粽产品委托单位为“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受委托单位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后者系上市公司“五芳斋”,同时为中华老字号品牌。
12日下午,未来网记者向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方面发送了新闻采访函,企业内部有关人员向记者证实称:“来伊份蜜枣粽是由五芳斋生产的”。同时,该有关人员称,公司正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后续调查结果会及时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5月12日,两大涉事上市企业管理层均对此事件做出回应。来伊份联合创始人、总裁郁瑞芬回应媒体称,“(粽子)是熟食,不可能带血”,并称目前来伊份与消费者以及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参与调查。同日,五芳斋总经理马建忠也向媒体表示,“我们在配合来伊份和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中,会持续更新信息。”
业绩持续承压由盈转亏
公开资料显示,来伊份创立于1999年,凭借代工及加盟模式,其产品线及线下门店逐步拓宽,于201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随着休闲零食赛道竞争的日趋激烈,身为老牌零食企业的来伊份近年来也面临着业绩承压等诸多挑战。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来伊份的营收分别为43.82亿元、39.77亿元、33.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5705万元、-7527万元,业绩持续承压,其中2024年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来伊份在2024年财报中指出,主要系销售业绩下降所致。具体来看,2024年,来伊份旗下5大细分产品品类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坚果炒货及豆制品、肉制品及水产品、糖果蜜饯及果蔬、糕点及膨化食品及其它分别同比下滑8.11%、17.82%、15.57%、17.663%、29.05%。
2025年第一季度,来伊份仍未能扭转业绩颓势,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8亿元、1244万元,分别同比下滑1.23%、79.72%。
业绩承压也直接反映到门店经营层面。2024年,来伊份的门店零售及线上电商渠道也受到冲击,营收分别同比下滑21.39%、35.54%。截至2024年年底,来伊份拥有门店3085家,较年初净减少600家。其中直营门店1,485 家,净闭店425家;加盟门店1,600家,净闭店175家。
业绩承压之下,来伊份对于线下门店的管理也因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而经受质疑。还多次因此登上监管部门抽检“黑榜”,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其中,2022年8月,上海来伊份食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环镇北路店售出1盒过期的“来伊份”每日坚果,被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10.9元;2022年11月,上海来伊份食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蒲松北路一店因售出超过保质期的“芝士味素烧玉米”,被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过期食品、罚款1万元。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来伊份的投诉累计达829条,其中多条投诉内容直指食品中吃出虫子、毛发等异物,以及存在霉变等问题。
“多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说明企业在管理监督、质量管控方面或存在疏漏。”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食品、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零食赛道已到了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在追求爆款产品拉动销售的基础上,更需要加强质量管控,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及品牌声誉。
11-15 11:41
11-15 11:41
10-14 17:53
04-29 13:45
05-15 11:14
05-15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