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产经 > 正文

红医逐梦泾河畔,赤子深耕守传承——临床医学系“红弋泾行”社会实践团采访纪实

2025-07-18 11:41:06 来源: 大众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基层人才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力量是激活乡土发展的关键。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红弋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泾县,追溯红医精神根源,解读其对基层就业的作用,锤炼医学生党员的品格与修为。团队与多位扎根基层的先进典型深度交流,汲取精神力量。

非遗守艺者郑国民:以匠心为笔,书写传承画卷

作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布伞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郑国民有着二十多年的党龄,这让他肩负起坚定的文化使命。油布伞制作有 108 道复杂工序,需要一个多月的精心制作,面对这样漫长的周期,他凭借着匠人的风骨守护着这门传统技艺。在谈及青年的成长道路时,郑国民寄语青年:做事情最可贵的是坚持,无论是学习还是从事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针对医学生群体,他着重强调:卫生医疗是服务基层最有效的方式,医学生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用所学的知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基层耕耘者马骏:以匠心为笔,书写传承画卷

大学生基层干部马骏从返乡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与乡村的深度交流。他认为投身基层,决心和毅力都必不可少,更要做好心理准备。工作中,他直面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脚步了解民情,通过沟通搭建心灵的桥梁。青年一代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红医践行者程小峰:传承先辈薪火,守护百姓安康

云岭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程小峰扎根泾县,深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他说: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红医精神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行动的指南。程小峰认为,医学生投身基层需要做到三点:一是铭记历史,从新四军医疗先辈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并将其融入到乡村工作中;二是用脚步了解民情、守护群众的健康;三是坚守初心,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始终做百姓健康的坚强后盾。在他看来,泾县的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红医精神的密码,激励着当代医者继续奋斗。

乡创开拓者仇多敏:筑民宿匠心,传故里风华

云岭镇好再来民俗村老板仇多敏用自己的创业经历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与担当。在家乡经营民宿期间,他在带动当地发展和就业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宣传泾县的特色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家乡的初心。仇多敏寄语年轻人:家乡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希望青年能用创新的思维和实干的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此次系列访谈,为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红弋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提供了观察基层的多个视角,无论是坚守工艺的匠人、服务群众的干部,还是救死扶伤的医者、助力家乡的创业者,他们身上都具备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真心为民等品质。实践团成员表示,将以这些基层先锋为榜样,把红医精神融入血脉,精进专业技能,未来在基层医疗岗位上,以青春的名义,继续书写守护人民健康的时代篇章。

撰稿人:临床医学系“红弋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杨露、郭瑶


作者: 编辑: 未网新闻高富灿
声明:本文为广告信息,内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