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Euromonitor 最新数据,2021-2024 年国内植物护肤细分赛道年复合增长率达 28%,成为美妆市场增速最快的领域;同时,头部品牌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国货美妆平均研发费用率从 2020 年的 1.8% 攀升至 2024 年的 3.1%,科研实力逐渐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可见,近五年国货美妆行业正经历从 “概念营销” 向 “科研赋能” 的深度转型。
这一浪潮中,从“高山植物保护行动项目”,到升级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再到今年成立的高山松露博物馆,植物医生以一套独特的研发体系,将高山植物从自然馈赠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科研-产品-文化”三环紧扣的品牌长期主义之路。
1、科研的抗衰新发现
目前,我国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中,植物提取物占比高达28%,这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空。
自 2014 年植物医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双方联合成立的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便将高山植物纳入系统性研究范畴,黑松露因其独特的生存特性与修复能力成为重点课题。
由植物学家裴盛基领衔的 20 人核心科研团队,深入云南高黎贡山等原始林区,历时两年完成黑松露生长环境普查与成分初步解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等精密技术,团队最终锁定黑松露中具有抗衰活性的关键物质,实验证实其提取物可显著增加弹性蛋白基因表达,促进 Ⅲ、IV、Ⅶ 型胶原蛋白释放,同时抑制活性氧 ROS 分泌,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其紧致抗皱的作用机制。这种 “传统认知验证 + 现代科技解析” 的研究方式,为黑松露的护肤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成果更被纳入云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在昆明建立高山松露博物馆也是基于此。
当然,这一系列投入并非立竿见影的销售暴涨,而是向市场、消费者及内部团队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植物医生的竞争壁垒在于底层技术的突破与产品功效的夯实。
2、从深山到妆台
在“厦门帮”带着白牌化妆品,用流量攻占客户心智的同时,植物医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长达二十余年的战略协作,是其品牌战略中最具辨识度的一环。
昆明植物研究所作为中国植物研究的“国家队”,拥有令人咋舌的植物种质资源库,植物医生与其合作,深挖高山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所进化出的强大修护、抗逆机制,共同聚焦于“高山植物”这一细分领域,深挖其护肤潜能。
通过对珍稀高山植物的系统性研究,植物医生已将实验室的发现,转化为212项专利,其中59项为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像是“石斛兰”系列,植物医生并非浅尝辄止地使用石斛概念,而是投入十年时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共同攻关,深入探索其核心功效成分——石斛寡糖,并成功解决其提取与应用难题。这种深度的科研积淀,让植物医生在2023年及2024年,连续两年获得欧睿国际“全球石斛兰护肤品零售额第一”的市场地位认证。
从实验室到产品线,从“拥有资源”到“掌握核心技术”,植物医生形成了自己的“产学研”闭环。
3、科研投入打造专属产品体系
1994年创立以来,植物医生专注高山植物护肤,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学家共同探索、产出专利,为其构建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产品体系。
截至目前植物医生已陆续推出覆盖石斛、青刺果、高山松茸、冬虫夏草等多种特色植物的15条产品线。每一条产品线都根植于一个具体的、有故事、有科学背书的中国特色植物成分。
像是成熟的产品体系里的石斛兰,研究证实石斛兰多糖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提升皮肤含水量;冬虫夏草系列里的虫草素,可调节皮肤生物节律钟基因;再到如今能显著抑制斑马鱼体内活性氧(ROS)的分泌,从源头减缓皮肤老化过程的黑松露······
经过市场验证的科研体系,让植物医生的“中国成分”在全球舞台更具说服力。它们卖的不是一瓶“霜”,而是一套承袭东方智慧的、有科学背书的 “生物级延缓衰老解决方案” 。
4、由营销速度到科研深度
品牌战略是超越商业本身,承载文化价值的,植物医生的战略野心,正体现在此处——其创始人解勇提出的“让世界爱上中国化妆品”的愿景,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其一系列战略动作的自然延伸。
过去我国化妆品在全球市场多处于价值链低端,植物医生多年深耕中国成分,以 “中国品牌” 的身份,用线下门店敲开海外市场大门,到目前为止,植物医生在全球拥有超过 4500 家线下门店,业务覆盖日本、印尼、中国香港等,本月泰国曼谷的新店也将开业。
2024 年全渠道零售额在国货护肤品中排名第 7,全球会员突破 1700 万,其中海外会员占比 18%,黑松露系列在日本乐天、新加坡 Sephora 等平台成为国货抗衰品类热销单品,被权威机构欧睿认证为“全球领先的单品牌护肤品专卖店”。
2025年成为日本世博会官方合作品牌,建立高山松露博物馆等举措,为自身产品经得起时间考验做认证之外,更是在为“中国成分”的科学性、文化性与独特性进行背书。它让全球消费者认识到,中国化妆品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来自于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扎实的科学研究,而非仅仅是制造与供应链。
回顾植物医生的成长路径,其品牌战略的核心精髓在于:在浮躁的市场中保持了难得的战略定力——它不追逐每一个短暂的风口,而是坚定地挖掘“高山植物”这一口“深井”,理解营销的速度,但更敬畏科研的深度。
在植物医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品牌从“制造”到“智造”,从“跟跑”到在特定领域“领跑”的转型缩影。在化妆品这个充满感性与艺术的领域,最根本、最持久的竞争力,恰恰来自于最理性、最需要耐心的科学创新。
而这,或许正是所有志在“长青”的品牌,所应坚持的底层逻辑。
11-28 09:00
11-28 08:59
11-28 08:58
11-27 09:10
11-27 12:05
11-27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