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环保 > 正文

青山碧海育新篇

2022-08-12 12:48:22 来源: 农民日报

眼下,青海湖畔的藏家儿女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借力好风光,昔日的贫困户吃上“旅游饭”;柴达木盆地枸杞喜获丰收,正带动更多农户走上致富路;河湟谷地万千山村面貌新,祁连草原上牛羊肥壮草色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青海工作,心系各族人民、情注高原大地,两次到青海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高原大地上,成为全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打好“脱贫仗”。十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省上下精准施策、加压奋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42个贫困县、16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实际减贫53.9万人,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

走好“振兴路”。十年来,青海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补齐全面小康三农短板,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农牧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1

脱贫攻坚——蹚出一条小康路

微风习习,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的酩馏酒坊里美酒飘香,盘绣园里土族阿姑们埋头赶制着盘绣订单,村史馆里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广场上的孩子们你追我赶奔跑在阳光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班彦村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间段。“2016年8月23日,总书记来村里考察调研。那一年,我们村刚搬迁下来,水电路还不齐全。短短几年时间,我们这里实现了村美、民富、产业兴。”村党支部书记仲关因保说。

从山沟沟搬到公路沿线,从3间土坯房到敞亮大新居,班彦村曾经的苦难成了历史。这是土乡群众的幸福画卷,也是高原儿女的奋进注脚。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青海举全省之力,同全国一道迈入小康。然而青海经济基础薄、民生短板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压力远大于其他省份。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宝恩介绍,青海立足省情实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制定出台有效衔接实施意见,跟进配套产业提升、人才培育、人居环境整治、社会事业发展、乡村治理等5个专项行动方案,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持续稳定。

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谢宝恩说:“我们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防返贫、提质量、重长效,强化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结合省情实际,青海将动态监测收入标准从6000元提高到6700元,同时,开展全省性集中排查,逐村逐户走访,逐项逐条核对,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应纳未纳、大进大出等问题。通过快速发现、及时干预、精准帮扶,全省80.%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

久久为功,方能滴水穿石。经过全省上下接续奋斗,如今的青海乡村振兴之风劲吹,农牧民的幸福感倍增。

家园更宜居。截至6月底,全省2.8万户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搬迁家庭中,务工人数达到4.6万。以全省297个集中安置区为重点,加强社区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增收有底气。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抓实稳岗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措施,始终把产业和就业作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脱贫群众收入增速达到6.8%,高于全省农牧民收入增速。

振兴试点扎实推进。在去年自下而上选取了39个乡镇、225个村开展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再选取200个村开展试点,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具有青海特色的乡村振兴方法路径。

2

绿色有机——引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

时令已过立秋,地处柴达木盆地腹地的都兰更显苍翠,穿过香日德镇,记者在上柴开村看到大片大片的藜麦长势正旺。

“我们这里海拔高,空气好,种出来的藜麦籽粒大,色泽好,好品质能卖好价格!”白文军是上柴开村的党支部书记,几年前,他流转了村里300亩土地,种起了藜麦,一年下来就能挣50多万元。

都兰县地处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净空、净水、净土的自然环境,为藜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目前,都兰县已开发出藜麦酒、藜麦挂面、藜麦饼干、藜麦麦片等多种产品,藜麦产业成为全县农业经济当中的新兴产业。

一路走来,“绿色”成了青海农牧业最亮丽的底色,“有机”成了引领全省农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回望这十年,青海提交了一份“绿色成绩单”——

农牧业生产着力打好“高原牌”“有机牌”“绿色牌”和“富硒牌”,绿色有机特色不断凸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出青海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以来,全省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已迈向新的更高台阶。

绿色防控稳推进。化肥、农药减量面积达300万亩,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86%、90%、82%,绿色防控覆盖率占到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1.9%。

生态有机成色足。认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925个,认证绿色有机草场超9000万亩,建成有机枸杞基地20万亩,有机枸杞认证面积和产量全国居首,40万吨食用农产品实现带证上市,超400余万头(只)牦牛藏羊,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

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牦牛之都、藏羊之府……这些光环不仅是青海的“标签”,更是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最大的底气和资本。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青海开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精细切割,打造“东昆仑”牛羊肉品牌,搭配高原特色炖肉盐和料包,加上冷链运输,青海开泰让牛羊肉的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

“绿色有机是我们通行证,也是占领市场的制胜法宝。”公司总经理马海麟告诉记者,“我们公司连续4年获得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机认证。此次养殖环节认证有机草场共计15万亩,认证有机牦牛2000头、有机藏羊1.8万只。”

3

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富民路

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长了1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1.33万元,较2012年增长149%。

“双增”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农牧民群众不断鼓起的“钱袋子”和不断增强的“幸福感”。

“这十年,是农牧民得实惠最多、收入增长最快的十年。”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壮大了基地,放大了效益,延长了产业链,增强了带动能力,促进了农牧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农牧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清晨,当昆仑山上的第一缕阳光普照草原时,勤劳的牧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地处昆仑山脉脚下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昂拉村是野血牦牛的发源地,这几年,村里把握资源优势,通过建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牦牛产业。

“一头野血牦牛价格在两万元左右,每年四川、甘肃等地的收购商来这里收购,全村百姓就靠着这个增收致富呢!”昂拉村党支部书记才丁加自豪地说,目前全村有1.5万头牦牛,其中野血牦牛存栏有5000头,去年村里的合作社收入达120万元,除了留一部分作为发展资金外,其余全部分红。

这十年,是农牧区产业融合提档升级的十年。

十年来,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投入,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省累计培育龙头企业540家、合作社17565万家、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1.97万家,辐射带动农牧户53.8万户,销售收入达185亿元。

这十年,是青海农牧区面貌呈现崭新变化的十年。

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97.5%的行政村,58%以上村庄实施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治理的村庄分别占91.7%、12%,改造农村户厕近23.46万座、普及率达到58.27%。

这十年,是青海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十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畜产品附加值、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农牧民综合收入保持稳定增加。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图片:新华社、农民日报

监制:梁冰清  编辑:倪杨金子

作者: 编辑: 高富灿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