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高铁,“贴地飞行”;“流动中国”,活力十足。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已领跑世界。“十四五”时期,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未来网联合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高铁上的中国】系列融媒体评论,展现高铁纵连南北、横贯东西、助力发展的时代风貌。
————————————

一条“京张线”,勾勒中国铁路奋进史。百余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2019年,京张高铁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聪明”的高铁,展示出中国强大的高端制造能力。多年来,京张高铁以自主创新的硬核实力,为交通强国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京张高铁赋能“同城效应”,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京张高铁开通后,北京到张家口的最快通行时间从过去的3.5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让张家口正式融入首都1小时交通圈;大同、呼和浩特、太原等方向逐步联通,京张“朋友圈”持续扩大,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沿高铁线路加速流动,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自主创新是京张高铁耀眼的“标签”。京张高铁进行了67项智能化专题科研,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全线、全专业、全过程三维智能协同设计,并以北斗导航、5G通信和2000余个智能传感器构建起覆盖全线的“数字神经网络”,停准误差控制在10厘米内。从京张铁路的“人字形”线路,到京张高铁的自动驾驶,中国铁路实现了从技术追随到标准制定的历史性跨越,为全球高铁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的速度跃升,见证的不仅是交通技术进步,更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沧桑巨变。在笔者看来,随着“高铁+”模式的不断深化,“京张线”将成长为一条充满活力的“创新走廊”和“产业走廊”,进一步推动北京与沿线地区在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期待未来,中国铁路持续以自主创新为引擎,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勇攀高峰、不断突破,书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崭新篇章。(文字:白建平;AI漫画:郭艺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