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高铁,“贴地飞行”;“流动中国”,活力十足。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已领跑世界。“十四五”时期,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未来网联合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高铁上的中国】系列融媒体评论,展现高铁纵连南北、横贯东西、助力发展的时代风貌。
————————————

西成高铁全长658公里,穿越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为保护沿线生态环境,西成高铁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守护了常居于此的珍稀野生动物,彰显了新时代铁路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当高铁列车穿梭于秦岭山脉,西成高铁不断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也诠释了新时代铁路建设的生态担当。比如,穿越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时,西成高铁采用桥隧相连、部分绕行,深埋隧道,地下推进等方式,为野生动物让出“生命通道”;针对朱鹮的飞行习性,特制的防护网筑起“空中屏障”,守护朱鹮免受撞击。西成高铁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守护了沿线生态,也为推进全球可持续交通体系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
“民生温度”浸润,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纵横交错的高铁网不断满足民生期盼,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而今,西成高铁让“蜀道难”成为历史,将秦巴山区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带动沿线百姓端起“生态饭碗”;飞驰的高铁让“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为西部大开发注入强劲动能;“大熊猫走廊”等系列措施,生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放眼神州大地,从西成高铁的生态实践,到全国高铁“八横八纵”网络的越织越密,中国高铁既有推动发展的激情,更有兼顾生态的温情。展望未来,期待中国高铁书写更多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崭新篇章。(文字:苗瑞祥;漫画:任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