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最新消息 > 正文

端起碗,就想起了你 ——“爷爷的水稻田”水稻守护志愿者2025年清明追思袁隆平

2025-04-03 14:52:57 来源: 未来网

未来网4月3日电 (记者 陈美瑶)“请全体志愿者面向袁隆平院士像默哀一分钟。”纯洁的花朵寄托着无尽的思念。2025年3月3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爷爷的水稻田”水稻守护志愿者代表齐聚长沙唐人万寿园,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致以最深切的缅怀。从2023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的星期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爷爷的水稻田”水稻守护志愿者都会准时聚集于长沙,举办纪念袁隆平院士的活动。

稻香萦绕的清明祭

活动中,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秘书长辛业芸博士和“爷爷的水稻田”公益项目发起人曾松亭博士,共同为“爷爷的水稻田”更换了新的标识牌。

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苏经贸学院的“爷爷的水稻田”水稻守护志愿团的志愿者代表们,以及受委托代表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的文韵先生,依次向袁隆平院士敬献了花篮。

“我志愿加入‘爷爷的水稻田’水稻守护志愿团,从守护水稻一生的参与者,成为一生守护水稻的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水稻守护志愿者庄严地宣读了誓言。坚定的声音在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久久回荡,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志愿者李丹阳眼中闪烁着泪光:“看到袁老当年亲自为我们老师上开学第一课的照片,我仿佛亲临现场,袁老的嘱托必须代代相传。”

泥土芬芳的故事会

在志愿者微故事分享环节,水稻守护志愿者屠金雷深情地讲述了奶奶年少时用眉毛钳捡拾散落在地上的17颗米粒的故事。来自“爷爷的水稻田”南京溧水基地的志愿者陶巧良携带着去年丰收的稻谷,向大家展示了基地的成就。年轻的志愿者单高尚特地制作了一幅精美的水稻工艺画,以表达他对袁隆平院士深深的敬意。这些故事触动了纪念活动现场的每一位志愿者,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更激发了大家对于袁隆平院士的崇敬之情。

志愿者孙旭感慨道“袁隆平院士的科学精神在我们志愿者心中得以传承,一粒种子不仅在稻田里茁壮成长,更在我们的心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袁隆平院士的精神不仅影响了一代人,更将激励着未来的每一代人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和前行。

款款深情的独唱会

去年,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张泽艳专程来到此地为袁隆平院士献唱了《端起碗,就想起了你》。今年,她再次深情演绎了这首歌曲。悠扬的歌声中充满了对袁隆平院士的深切怀念,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张泽艳还坚定地表示:“未来每一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如期来到这里,为袁老献上这首歌。”

受天气影响,袁隆平院士的夫人邓则老师未能亲临纪念活动现场。张泽艳特意前往邓老师的住所,为她现场演绎了《我的祖国》。随着那熟悉的旋律响起,邓老师情不自禁地拍手应和,轻声跟唱,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同行的志愿者郑小雨深有感触地说:“这首袁隆平院士生前钟爱的歌曲,其质朴的歌词,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张泽艳的歌声不仅传递了对袁隆平院士的缅怀之情,也唤起了人们对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伟大贡献的记忆。袁隆平院士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他的努力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还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逝世,让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粒粒饱满的金饭碗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袁隆平院士终身致力于不懈的奋斗与创新,不仅让我们的饭碗装满了米饭,更让我们捧起了金饭碗,让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摆脱了饥饿的威胁。

在敬献稻谷环节,现场志愿者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金饭碗赋》,盛赞袁老当年“素手撷万株而辨异,慧眸察纤芒以识芳。终获神禾于野,乃使嘉穗盈疆。……”

活动现场,屠家慧、屠家凝、李沛知、李冠君四位小志愿者将“爷爷的水稻田”南京溧水基地的稻谷敬献给袁隆平院士,那金黄饱满的稻谷象征着丰收,也是对袁老最深切的慰藉,正如《金饭碗赋》所祈愿:“金穗映日,永照神州之地;稻香绕梁,长佑禹甸之邦!”志愿者们一致表示,我们应永远铭记袁隆平院士的卓越贡献,用心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金饭碗”。

生生不息的传承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活动中,志愿者们双手捧起金黄色的稻种,小心翼翼地撒向陵园周围的草坪。这块特意保留下来,供后人缅怀袁隆平院士的神圣之地,宛如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去年收获的稻谷与今日播下的种子,共同编织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生命对话。

辛业芸博士看到小志愿者们满怀感慨:“看到这么多孩子愿意亲近土地、理解稻穗的深意,这便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六年来,我们已在全国建立了九个‘爷爷的水稻田’基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参与农耕实践”。曾松亭则表示,袁隆平院士一生怀有两个伟大的梦想,一是让世人能在禾下乘凉,二是让杂交水稻技术惠及全球。为此,“爷爷的水稻田”杂交水稻全球梦计划将邀请来自全球195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参与其中,并计划在20个省份建立20家“爷爷的水稻田”杂交水稻全球梦基地。

这场特殊的清明祭奠,不仅是对一位科学巨匠的深切缅怀,更是中华民族耕读精神的时代传承。当“90后”“00后”们俯身泥土的身影与袁老的梦想不停地重叠,那些深埋大地的种子,终将在春天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作者: 陈美瑶 编辑: 高富灿

奋斗者笔记

11-15 11:41

中国少年说

10-14 17:53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