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特举办2025“青少年保护自然影像推动计划” 系列活动影像作品征稿活动,此活动在于鼓励青少年通过影像走近自然、记录自然、守护自然,将摄影作为生态表达与行动的起点,在人与自然的连接中感知生命、激发责任,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主办单位:未来网
协办单位: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蒙牛公益基金会
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
技术支持:野性中国 《国家地理》少年版
二、参与对象
全国范围内9—18岁青少年(以参赛者2025年6月26日年龄为准)
三、年龄划分
年龄组别及年龄范围
儿童:9-11岁
少年:12-14岁
青少:15-18岁
四、作品类别
参赛作品范围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生境展示、动物肖像、行为瞬间等,以下分类仅供参考,请在说明中标注所选类别,推荐类别如下:
1.物种与生境类:展现物种与其生境的相互关系,突出生境的重要性。
2.哺乳动物类 / 鸟类 / 两栖爬行动物 / 无脊椎动物类:呈现具有教育意义或趣味性的物种行为瞬间。
3.植物与真菌类:描绘植物与真菌的生命力、生存智慧与环境互动。
4.人与自然类: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或冲突,激发生态思考与人文关怀。
五、时间安排
1.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7月20日23:55
2.评审日期:2025年7月21日-7月23日
3.公布名单:2025年7月24日:公布入围名单及乌兰布和自然影像训练营营员邀请名单。
4.入围参营确认回执和监护人协议签署截止日期:2025年7月25日
5.乌兰布和训练营报到时间与地点:2025年8月2日18:00,内蒙古乌海市。
6.结营时间:2025年8月7日
六、投稿方式
参赛者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提交作品(平台链接与邮箱地址将在未来网专题页公布):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7月20日23:55
1.登录2025官方征稿平台提交作品(请扫描二维码或者登录未来网www.k618.cn官网查看);2.如遇平台技术问题,可发送投稿材料至邮箱xfu@qq.com,投稿材料须包含照片、说明文字及作者详细信息、监护人联系信息(邮件主题请注明:“青影计划”投稿+作者姓名);3.注:每位参赛者最多提交8幅作品;作品须为本人原创,禁止由成年人等代为创作或者通过技术手段AI生成,一经查证将取消资格、并进行公告。
七、作品要求
1.所有投稿必须为9-18岁青少年拍摄,必须和自然有关的影像作品。 具体参数:视频(MP4)、图片(JPG格式) 均可,大小要求:3-100MB,视频格式MP4格式,图片为JPG格式请保留原始EXIF信息;后续入围、评审、展览、出版等,需要原始文件,另行通知。组委会保留调阅原始RAW文件的权利;
2.每幅作品需附简短说明(100-400字以内),内容包括拍摄时间、地点、拍摄者年龄、拍摄对象、创作理念及所选类别(参考前置第四项分类设定)等。说明内容应围绕作品本身,禁止出现与作品内容无关的文字,请务必认真对待图片说明 ;
3.所有作品须为作者本人真实创作,客观记录自然场景和生态行为,不得AI制作、抄袭、合成、摆拍或布置拍摄以及成年人拍摄等情况;
4.严禁局部调色、滤镜处理、图像拼接、克隆、添加或移除元素等改变画面真实性的操作,以及使用AI生成或修改影像。组委会有权要求入围及获奖作者提供原始RAW文件或未经任何修改的原始照片文件进行验证,禁止成年人作品和代拍;
5.鼓励以青少年第一视角、系列创作、生态故事叙述的方式投稿(每组不超过8幅,需标注“系列”并简要说明内在关联)。
6.后续部分获奖作品将推荐至国际青少年摄影平台、自然博物馆等机构参与展示或二次评议推广,请尽可能按照专业术语表述。
八、评审机制
1.由主办方成立以自然影像摄影师、生态学者、媒体主编、自然摄影机构、学术机构代表等组成专家评审团,并邀请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少年摄影导师参与评议,确保评审的专业性与多元视角。
2.评审标准:
1.画面质量(构图、光影、清晰度)
2.自然真实(不干扰、不造假,反映自然状态)
3.创意表达(视角独特、富于故事性)
4.生态意义(体现人与自然关系或生态保护价值)
5.教育传播潜力(作品是否具备自然教育、公众传播的启发性)
6.青少年视角(站在青少年的视角体现新时代少年积极向上的视角)
7.作品点赞数不作为评选标准。
九、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置200个入围名额。从中由评审专家遴选30名优胜少年摄影师加入训练营,含5名专门面向偏远地区、边防、特殊贡献人群的专项名额)。
(一)个人作品奖项(共30名入围训练营,含5名专项名额):
1.特别奖-奚志农奖(1名):由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亲自选出一名最具自然使命感与艺术潜力的作品。
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2名)。
(二)组织与集体奖项(由各地生态保护机构、摄影教育专家、学校等以及大赛组委会联合提名推荐,经评审遴选产生。评选将综合考虑其自然资源独特性、青少年摄影实践友好度、教育接待能力与过往生态教育实践成果):
1. 优秀组织单位(5个):给予在组织青少年参与自然影像创作、推动生态教育实践方面表现突出的学校、自然教育机构等。他们不仅积极动员学生参赛,更在日常教学与教育活动中融入自然理念,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表达热情,成为传播自然之美的重要平台。
2. 优秀辅导教师(10名):给予在自然教育引导、摄影技能培养与生态理念传递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他们不仅指导学生完成作品,更以行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与社会责任感,是自然教育实践中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3. 自然标点学校(10个):授予在校园内致力于深入推进自然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校园生态实践、课程融合与学生引导,持续营造具有人文温度与自然精神的育人环境的学校。评选对象包括创设校园自然角、组织学生生态观察与影像记录,并在师生共创自然文化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学校。
4. 自然影像目的地(10个):授予坐拥独特生态系统、具备珍稀动植物资源,并长期致力于生态保育与自然教育的区域或机构。这些目的地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也具备良好的青少年研学与营地接待条件,是推动自然教育实践与青少年生态体验的目的地。
5. 自然影像事业支持单位(5个):授予长期在生态传播、自然影像教育、青少年公益支持等方面持续投入、坚守初心、积极助力自然守护事业的品牌或机构。
本项将根据活动整体推进安排、从申请中遴选后陆续公布。
十、奖励与权益
1.所有入围选手将获得入围证书。
2.评审获得入营资格成员将有机会参与特别奖、一、二、三、优秀的评审。
3.评审专家将评审出30个(其中5人为偏远地区、特殊贡献群体的专项名额)优秀作品,免费参加2025青少年保护自然影像推动计划系列活动之“自然少年团”乌兰布和训练营,全程交通、食宿、课程费免费。
4.免费参与由奚志农等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全程训练的大师课程。
5.参加“青影计划”乌兰布和自然影像训练营表现优异者将有机会成为“自然少年团”创始成员,获得专属认证徽章和证书,并享有影像展示与优先参与年度青少年自然影像主题摄影大赛、媒体采访等权益。
6.可免费申请加入青影计划“自然少年团”少年摄影师成长计划。
7.经培训和考核后可申请加入未未来网、《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画报》小记者团,获得后续成长与交流机会;
8.活动期间优秀作品将在后续巡展展出,并择优刊登于未来网、《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画报》《我们爱科学》等平台;
9.入营成员可获得专属的营服、徽章。
10.其他权益
十一、版权声明
参赛者须保证其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版权。禁止成年人代拍等情况。主办方有权在不另行支付稿酬的情况下,将参赛作品用于展览、宣传、出版(包括但不限于画册、网站、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非商业用途,并注明作者姓名,未成年人本人和其监护人在参与活动前需要知悉以上事宜,如果不同意,请勿参与本活动。
十二、其他说明
1.入围乌兰布和自然影像训练营的营员,其训练营期间的起始地往返交通费、食宿、课程及相关活动费用均由主办方、协办方承担;
2.本次训练营活动仅限青少年参与,相关家长、监护人不跟团,不得干扰正常教学活动,如有影像活动秩序,将取消参评者的所有权益资格并自行承担所有费用。
3..本次活动不向青少年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所需设备请自备请广大参与者注意甄别,谨防诈骗,举报电话:010-56783808;
4.所有参与训练营的青少年需要经过家长和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相关法律文件,方可参赛,后续将按照安排陆续安排。
5.因活动受各类因素影响的相关项目会做及时调整和通知,请大家留意官方通知,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07-09 09:43
07-04 13:38
07-08 14:35
06-27 15:31
07-01 08:40
07-01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