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读的新闻故事

【给孩子们讲讲“一带一路”】⑤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摘要:“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最新信息,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关注新闻是我们和孩子共同的必修课。未来网特别推出了 【给孩子读的新闻故事】系列栏目 ,用“童言童语”讲述新闻故事,力求让大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思辨能力、打破认知固化;拓展课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  

为了庆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我们推出 给孩子们讲讲“一带一路”系列 ,在给孩子讲“一带一路”倡议时,如何讲好“一带一路”关乎世界未来的故事,如何用儿童的眼光看问题。未来的孩子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和建设者,更应该是受益者和践行者。

第五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更加张开怀抱,伸出橄榄枝,广纳四海宾朋。大家关注新闻都会知道,这十年来,我们组织的每一次盛会,都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彼此敞开心扉,谈生意、聊合作、续友谊、写佳话,为的就是与时偕行,通力共赢。

“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一条开放之路,只要彼此坦诚,我们开放的大门始终敞开。就像习近平主席强调的那样,“‘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毕竟,我们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我们的独奏,而是共建国家的合唱,这是我们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是大道,就该和朋友们一起走。

(图源:新华社)

明朝有个大思想家叫李贽,他在《焚书·高洁说》中这样写道,“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我们就是这样一个不歧视任何国家,有着广博胸怀的大国。不管富强还是弱小,不管土地辽阔还是狭小,我们都一视同仁。正是这种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胸怀,让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这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顺应了发展潮流,也符合共建国家合作的现实需求。

(图源: 央视新闻)

大家看,不仅我们自己越来越开放,我们的朋友们也变得越来越开放。比如在中南半岛,我们修建的中老铁路,让老挝从被周边国家“环抱”在陆地中央的“陆锁国”变成“陆联国”,他们与周边和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我们来看一组数字,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使共建国家和地区,更好地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彼此间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同时,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此外,我们还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

(图源: 央视新闻)

有这样一句谚语,说是当风向改变的时候,有人筑起高墙,有人则造出风车。显然,我们要做“造出风车”的人。我们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在封锁、打压、对抗的逆流中,“一带一路”成为我们和共建国家共同打造的一个“大风车”。这个“匀速”转动的大风车,吹出的“凉风”“暖流”为每一个朋友纾解困难、传送机遇,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安全感。就如同李贽所说的“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金色十年”

国与国之间的开放交流,就跟我们与朋友交心是一样的。大家在学校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开心的不开心,都会互相分享倾诉,彼此倾心相交,也让友谊更加纯粹。我们国家也是这样,不设任何限制和壁垒,以纯粹的心态广邀朋友,他们也会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回应我们,所以十年来,我们彼此之间联系得更紧密,彼此也更团结。

(图源:新华社)

大家都明白,开放不是一时,而是永远开放。在下一个“金色十年”,我们的开放包容,还会吸引更多新朋友,毕竟,“第几次来没关系,有太多话题。”

策划:李玥 姚凌

撰文:含章爸爸

温馨提示

 

来源:未来网

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他处,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来源:未来网 编辑:徐静 作者:
2024-10-08
QQ0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