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14年抗战岁月中,广大少年儿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党的领导下, 广大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组织,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等青年组织,受党的委托,直接领导抗日儿童团及其儿童组织的工作。除抗日根据地外,大后方的少年儿童在党的领导下,也纷纷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同样是宣传抗日的一支重要力量。
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了解抗战时期少年儿童的故事,学习他们爱国奉献的精神,对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开设《抗战中的少年儿童红色故事辑》专栏,聚焦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儿童团和少年儿童,通过提供相关历史资料、经典故事及探究星火如何代代传承,帮助少先队辅导员更好地给少年儿童讲好抗战历史和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1937年至1938年,在“塞上江南”宁夏,黄河两岸活跃着一支抗日先锋队——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在宁夏地区广泛开展抗日爱国宣传活动,大大推动了宁夏各县的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了人们的抗日热情。
历史回顾
1937年秋,新安旅行团经包头到宁夏沿途进行抗日宣传。在其影响下,宁夏省立实验完全小学教师侯亦人等进步教师,于1937年12月制定了团章、团员守则,编写了团歌,起草了宣言及《告西北同胞书》等,组成了“西北少年战地服务团”(以下简称“少战团”)。
“少战团”的宗旨是:“爱护中华,赶走强盗。”战斗口号是:“火线就是操场,战地就是课堂。”在团章中严格要求团员遵守组织纪律,做到三要、三不做和三不怕。
三要:一要服从组织决定,二要保守组织秘密,三要忠心耿耿为抗战为战地服务。
三不做:一不做亡国奴,二不做汉奸,三不做顺民。
三不怕:一不怕苦,不怕难,三不怕牺牲。
为了防备敌人破坏,“少战团”进行一切活动和互相联系时,都要使用自已编制的全套暗语。
“少战团”的成立和活动引起了中共宁夏地下党的重视,宁夏党委派人和候亦人联系。从此,“少战团”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的抗日宣传力量。
“少战团”的主要活动
一、创办街头壁报,每月一期。
二、利用集市向群众进行演讲,作时事报告,画连环画揭露日寇暴行。
三、唱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救亡歌》等,鼓舞群众的抗日情绪。
四、演出街头剧,如《王芳救国》《放下你的鞭子》等,启发群众参加抗日斗争。
五、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活动。
1938年春,“少战团”挑选部分团员,组成一支宣传队,历时3个多月,赴宁夏7个县进行抗日宣传,收到了极好的教育效果。不久,“少战团”又从银川出发到永宁、吴忠等县活动。同年7月,又到银北地区(1972—1975年设立的行政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活动。团员们每到一处都积极开展活动,召开时事座谈会,开展联欢、演讲,教唱抗日歌曲,演出街头剧等,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
“少战团”的抗日宣传活动,大大推动了宁夏各县的抗日救亡运动。宁夏中学、平罗、石嘴山等很多地方的学校都成立了少年抗日组织。银川郊区金贵乡的朗家巷小学,150余人集体参加了“少战团”。
“少战团”的壮大和影响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他们对“少战团”实行监视和破坏,处处限制“少战团”的活动,特别是1938年10月广州失守后,蒋介石加紧对日妥协,对内积极反共。宁夏的政局也开始逆转,侯亦人被迫化装出城,去了边区,“少战团”活动也就此停止。
宁夏“少战团”进行抗日宣传活动达一年之久,大大激励了广大学生的抗日救国热情,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抗战觉悟,为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革命骨干。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中国少年先锋队大全》)
星火代代传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实验小学在校园内有一面“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纪念墙。墙体长约 6 米、高 3 米,以金黄色为主色调,上书“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9 个大字,墙上有“少战团”团员高举“废除不平条约”的宣传语上街宣传的浮雕,旁边还有“少战团”的相关故事简介。
“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纪念墙
如今,矗立在学校的“少战团”旧址的石碑以及校园里记录这段历史的浮雕墙,成为对队员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
2016 年10月1日,银川市委、市政府对“少战团”发源地——银川市实验小学进行立碑标识,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为黑暗中的宁夏点亮希望之光。”
“实验小学——宁夏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发源地”碑体正面
2024年清明节,学校少工委组织队员们学习“少战团”的故事,感悟他们的爱国精神,号召队员们瞻仰英雄,缅怀烈士,告慰先烈英灵,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学校校史宣讲员周嘉钰宣讲《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队员代表娄梓琬向英烈献词。随后,师生一起为革命先烈默哀,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
学校少工委组织队员们踏上“寻红色足迹”之旅,通过参观宁夏博物馆“少战团”历史展厅、宁夏解放纪念碑广场、烈士纪念碑和红色文化纪念馆,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文化,汲取前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学校少工委还在各类活动中,融入“少战团”红色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队员们传承红色基因。“少战团”就像种在队员们心中的红色种子,愿这粒种子早日生根发芽!
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强调,要“深植红色基因的种子”。抗战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正是最生动的教材,广大少先队辅导员可以以此为纽带,用“童言童语”给少先队员讲好党史、讲好少年英雄的故事,引导新时代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