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陷“泄露用户隐私”疑云 宝宝树“内斗”风波后被停牌已近一年半

2024-11-12 17:15:33 来源:

未来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 凌萌)一场“泄露用户隐私”疑云,让停牌已有一年半的宝宝树集团再度引起公众关注。据媒体近日报道,宝宝树集团旗下的母婴类APP“宝宝树孕育”被多位用户曝料涉嫌泄露用户隐私,甚至有准爸爸在注册后接到会所电话,以及涉黄短信。

对于此番控诉,宝宝树集团公关人员回应未来网记者称:“经内部自查,目前公司数据库安全,无异常情况。”业内人士指出,从此前案例及有关部门通报来看,APP确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具体到此次事件来看,用户的质疑仍需法律上的举证,以及技术方面的检测认证支撑。

(曝料邮箱:Rcaijing@163.com 新闻热线:010-56793767)

被指“泄露用户隐私”,宝宝树回应

据红星新闻日前报道,近期多款母婴类APP被指涉嫌泄露用户隐私等问题,其中有用户在使用“宝宝树孕育”APP后,疑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有准爸爸在注册后接到了会所电话,以及涉黄短信。

图源:新浪微博

孕妈黄女士向媒体表示,她在怀孕期间注册了宝宝树孕育APP,还邀请老公进行了注册,便于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但在注册后,老公经常接到商务招待会所的电话,一个月能接到两三次,注册之前未接过类似电话。在宝宝出生后,黄女士的老公注销并卸载了该APP,后再未接到类似的电话。

另一位孕妈郭女士则向媒体透露,在将宝宝树孕育APP分享给老公之前,她已经在网上注意到相关的帖子,因此特意在老公注册宝宝树后盯着手机,结果她老公在注册的当天下午就收到了涉黄短信,而此前没有收到类似信息。她老公把宝宝树孕育APP的账号注销并卸载APP两个月后,涉黄短信还是不断涌来。

图源:社交平台

记者注意到,在媒体此番报道前,社交平台上已有不少孕妈提出有关母婴类APP涉嫌泄露用户隐私的质疑。去年4月,有女演员发视频曝料称,自己孕期及生产后,丈夫多次莫名收到涉黄短信,怀疑是注册母婴APP后信息被泄露,并直言“好像手机号码被突然间卖给了某种组织一样”。

针对上述控诉及质疑,宝宝树集团公关人员回应未来网记者称,公司设立有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技术措施、管控流程和监测手段。经内部自查,目前公司数据库安全,无异常情况。同时,该人员称,“公众可能存在多渠道泄露个人信息或有关数据被恶意获取、非法利用的情况。”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蓝源资本研究院副院长刘春生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此前案例及有关部门通报来看,APP确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具体到此次事件上来看,用户的质疑仍需法律上的举证,以及技术方面的检测认证支撑。

“此番风波的调查核实应落实到监管层面,工信部、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应核查相关母婴App是否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以及是否有将后台收集到的私人信息违规提供给第三方等,给公众解答,以免引发过度担忧。”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向未来网记者指出。

核心应用曾多次因侵害用户权益被通报

资料显示,宝宝树集团成立于2007年,创立初期凭借在搜索引擎端的优势,打造出了多款面向不同家庭孕育阶段的移动端产品,如“快乐孕期”“育儿问答”“快乐辣妈”“小时光”等。后“快乐孕期”更名为宝宝树孕育APP,逐步成为集团移动端核心流量阵地。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宝宝树集团凭借宝宝树孕育和小时光两款APP,积累了1.39亿月活,成为中国最大、最活跃的母婴社区平台。

图源:宝宝树官网

2018年11月,宝宝树集团顶着“母婴领域独角兽”光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一度被市场誉为“互联网母婴第一股”。在宝宝树官网上,宝宝树孕育App被视为“集团的旗舰产品”,同时也自诩为“怀孕养娃神器,90%的妈妈都在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以来,宝宝树孕育APP却多次因侵害用户权益被监管部门通报,甚至多次存在“屡教不改”的行为。

2020年8月,工信部通报了《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0年第四批)》名单,对包括“宝宝树孕育”在内的101款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且未完成整改的APP进行通报。

同年9月,由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门组成的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通告,对81款存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问题的App进行了集中曝光。其中,宝宝树孕育APP涉及两方面问题被通报,分别为“申请打开位置等个人信息时,未同步告知用户目的”“未逐一列出嵌入的高德地图、友盟、个信等第三方SDK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类型”。

2021年11月,“宝宝树孕育APP”再度因“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被工信部通报,并被要求整改。

此外,2022年10月,工信部开展的“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回头看’”工作中,在对违规推送弹窗信息、APP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进行重点抽测后,共发现38款APP存在问题,其中就包含此前被多次通报存在违规的宝宝树孕育APP。工信部通报称,在此次抽测中,宝宝树孕育APP被指存在“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APP频繁自启动和关联启动” 两项问题。

昔日“互联网母婴第一股”如今“身陷囹圄”

数据显示,2018年上市之初,宝宝树集团曾凭借位居国内前列的母婴社区平台流量,估值一度达到140亿元。然而,宝宝树集团的巅峰却被定格在这一年。

财报显示,2018年,宝宝树集团的营收及净利润分别为7.6亿元及5.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8%、157.75%。紧随其后,次年宝宝树集团的经营业绩便急转直下,营收连续两年近乎“腰斩”,净利润更是陷入连年亏损的境地。

2019年至2022年,宝宝树集团的营收增速分别为-53.06%、-40.51%、32.77%、11.61%;同期净利润则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8.2亿元。

公司股价则延续了相近的下行走势。2020年4月,宝宝树集团股价一度跌破1港元。此后股价有小幅波动,在1港元之上小幅震荡。自2021年8月以来,宝宝树集团在港股市场上的股价均低于1港元,其中在2022年10月触及最低点0.171港元,沦为“仙股”。

对外经营业绩及股价走势下行的背后,集团内部高管层面动荡,甚至出现“内斗”,俨然成为一大导火索。据了解,在宝宝树集团上市不到一年之际,聚美优品、滨江集团等便先后退出股东名单,同年更传出集团大规模裁员30%、创始人王怀南套现出走的消息。媒体报道显示,彼时,位居股东行列的复星国际向宝宝树集团“空降”了一批高管,而王怀南则被指已淡出管理团队。

此后的宝宝树集团与复星国际的关系逐渐微妙,2019年10月,不断增持的复星国际以24.67%的持股比例超越王怀南,成为宝宝树集团第一大股东。另有消息称,时至2020年3月,宝宝树原业务高管团队已几乎全部离职。不过,王怀南曾数次辟谣发声,称“在宝宝树还需要我的时候,我不会离开宝宝树。”

2023年4月,“宝宝树高管持剑攻入办公室反锁3天”一事冲上热搜,揭开了宝宝树集团内部管理层及股东间的“内斗”内幕。彼时,宝宝树集团发布对CFO徐翀的免职公告。随后,据媒体披露消息,徐翀被免职后拒不交接,手持长剑强行攻入自己的办公室,将自己锁在办公室里整整3天。

一系列风波后,徐翀被曝在被免职后对包括宝宝树集团在内的多家复星系上市公司采取“结构单”方式扩大IPO发行规模、涉嫌构成虚假上市等进行举报,引发舆论哗然。

该场“内斗”风波后,宝宝树集团于2023年5月宣布停牌。同年8月,宝宝树集团发布公告,对此前虚假上市的实名爆料指控提供初步调查结果,称调查均未证实相关指控。

值得注意的是,时至目前,宝宝树集团仍未复牌。在此前披露的停牌公告中,宝宝树集团曾多次提及“独立调查仍在进行中”。11月1日,宝宝树集团更新的最新一则停牌公告显示,“公司已于2024年10月31日向联交所提交延期申请,寻求将复牌截止日期延长,并将在适当时候发布进一步公告”。

作者: 凌萌 编辑: 未来网新闻侯智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