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维康药业及实控人涉信披违规被立案,监管问询不断创二代接班难挽颓势

2024-12-31 13:15:23 来源: 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 凌萌)年内监管问询、警示函不断的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维康药业”),再收到监管部门一纸通报。12月29日晚间,维康药业披露公告称,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刘忠良于2024年12月27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控人刘忠良立案。

近年来,维康药业成为监管部门通报、警示函上的常客。除了信披问题外,实控人长期资金占用、上市后业绩“变脸”、公司违规使用个人银行账户开展资金收付等问题,也长期困扰着维康药业。

(曝料邮箱:Rcaijing@163.com 新闻热线:010-56793767)

涉信披违规,公司及实控人已被立案调查

根据维康药业披露的公告,12月27日,公司及实控人刘忠良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忠良立案。

图源:维康药业公告

维康药业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忠良先生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未来网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了维康药业,有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公司已收到《立案告知书》,正在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而对于《立案告知书》及具体涉及的信披违法违规事宜,该工作人员未作回应,仅称“待调查结果出来,会再进行公告”。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12月30日收盘,维康药业收于15.70元/股,跌幅达10.44%,创近3个月新低。

维康药业对外披露的资料显示,刘忠良于2015年3月起任维康药业董事长,至2024年5月卸任,任职期超9年。企查查显示,时至目前,刘忠良仍为维康药业大股东,持有60.89%的股权份额。

再往前回溯,刘忠良于1997年10月至2015年7月担任杭州维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2000年3月至2015年3月担任浙江维康药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同时,在此期间,刘忠良还在多家公司兼任执行事务合伙人、执行董事、经理等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任职期间,刘忠良曾涉及占用公司资金等问题。维康药业在2023年财报中对外披露称,2020年四季度至2023年期间,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忠良通过工程供应商以公司支付工程设备款方式累计占用公司资金1.42亿元,其中5,629.13万元用于归还其个人借款,剩余8,539.85万元由其直接占用,资金占用事项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多计长期资产、少计其他应收款。

维康药业称,后刘忠良分别于2023年12月和2024年3月归还占用资金本金及利息合计1.57亿元。

问题不断,曾涉销售劣药、多次信披违规

官网显示,维康药业成立于2000年。2010年,公司开设了第一家维康大药房,正式进军医药零售行业,此后公司产业链不断拓宽,逐步发展为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骨刺胶囊等中成药以及罗红霉素软胶囊等西药,生产剂型覆盖软、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已逐步形成了以中药分散片、中药软胶囊、中药滴丸为主体的产品结构,构筑独特产业优势。

随着公司及实控人卷入立案调查风波,维康药业背后的问题再次牵动业界关注。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维康药业成为监管部门通报、警示函上的常客,涉及问题包括销售劣药、公司违规使用个人银行账户开展资金收付等。

其中,今年3月,安徽省药监局发布药品抽检质量公告,标称维康药业生产的1批次人参健脾片,经抽检“重量差异”项目不符合规定。

图源:浙江证监局向维康药业下发的警示函

今年4月,浙江证监局向维康药业下发警示函,称在现场检查中发现维康药业存在多项违法违规问题,具体包括:其一,2018年至2023年9月,维康药业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导致相关年度定期报告及募集资金专项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其二,部分医药产品销售业务收入确认依据不足;部分医药产品销售业务收入的确认时点早于客户签收时间,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2021年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未按照业务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上述事项导致公司相关年度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其三,2017年至2023年9月,公司违规使用个人银行账户开展资金收付,相关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内部控制有关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业绩“变脸”,创二代接班难挽颓势

2020年8月,维康药业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然而,上市次年,维康药业便上演了业绩“变脸”,经营业绩走上了下坡路。

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维康药业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64%、-15.88%、-2.41%,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8.85%、-48.75%、-112.50%。其中,2023年,维康药业亏损618.45万元,出现上市首亏。

在此期间,维康药业还多次因业绩披露不准确、业绩“变脸”等收到监管部门的警示函、问询函。2023年7月,因2022年度业绩预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浙江证监局决定对维康药业及公司董事长刘忠良、总经理孔晓霞、财务总监王静和董事会秘书朱婷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具体来看,在2023年1月披露的业绩预告中,维康药业称预计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区间为8,030万元至10,020万元。而在2023年4月最终披露的《2022年年度报告》中,2022年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为4,444.43万元,两者相差较大。

在随后的《2023年年度报告》中,维康药业却再度重蹈覆辙。2024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对维康药业下发年报问询函,对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2023年毛利率大幅下滑等,提出监管“16问”。

其中,在业绩“变脸”问题上,深圳证券交易所在问询函中要求维康药业分析净利润自上市次年起连续下滑的原因,并要求其分析2023年第四季度大幅亏损的原因,是否存在利润调节等情况。

同时,维康药业的2023年毛利率的下滑也引发监管关注。2023年,其医药制造业、医药批发零售业的毛利率分别为61.19%、33.06%,分别同比下降8.2%、10.65%。据此,深圳证券交易所在问询函中要求维康药业补充说明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一致。

引发业界关注的是,2024年5月,刘忠良卸任维康药业董事长职务,其子刘洋接任董事长一职。屡涉信披违规,监管警示函、问询函不断的维康药业,能否在创二代的带领下走出困局备受关注。

然而,目前来看,创二代的接任似乎未能扭转业绩颓势。2024年三季报显示,维康药业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4.16%、34.80%,扣非净利润为-4741万元,同比下滑173.94%。

作者: 凌萌 编辑: 未来网新闻瞿凯侠

奋斗者笔记

11-15 11:41

中国少年说

10-14 17:53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