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无小事,孩子的健康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最近,广东佛山的家长们要特别当心了!根据佛山市7月22日下午最新通报,自7月8日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以来,截至7月21日,全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9例,病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主要分布在乐从、北滘、陈村等镇街。(数据来源:佛山市顺德区卫健局官方通报)
更令人警惕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7月22日在日内瓦发出警报:目前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数据来源:WHO新闻发布会)
01 疫情速递:南方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1.广东佛山成“重灾区”: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所有病例均为轻症,暂无死亡报告。(数据来源:佛山市卫健部门7月22日通报)
2.全球扩散趋势明显:世卫组织虫媒病毒专家迪亚娜·阿尔瓦雷斯指出,该病毒已从热带地区向温带蔓延。今年法国留尼汪岛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印度、孟加拉国疫情持续,法国、意大利甚至出现了本土传播病例!(数据来源:WHO新闻发布会)
3.国内风险提示: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李侗曾主任强调:“该病通过‘花蚊子’叮咬传播,不会人传人。我国曾有输入病例,虽然病死率低(<0.1%),但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严重影响生活。”(权威专家解读)
02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它为何让娃如此痛苦?
简单说:这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花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名字源于非洲土语“Kimakonde”,意为“弯腰走路”,形容患者因剧痛直不起身的惨状。
最危险的两种蚊子:
埃及伊蚊:热带地区“主力军”,通体黑色带银白斑纹。
白纹伊蚊(亚洲虎蚊):温带也活跃,黑色身体配醒目白色条纹,我国南方常见。
03 孩子感染后有多难受?这些症状速查!
01 突发高烧
体温直冲39-40℃以上,持续不退,像体内燃起“小火炉”。部分孩子退烧后还会再次发热(双峰热)。
02 关节剧痛
这是最典型痛苦!手指、手腕、脚踝等小关节游走性剧痛、肿胀,孩子可能痛到不敢走路、哭闹拒抱。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03 全身皮疹
高烧后2-5天,超过一半孩子会在躯干、四肢、手心脚底出现红色斑疹或丘疹,伴随瘙痒。
04 其他不适
头痛、肌肉痛、恶心呕吐、眼睛怕光、结膜充血、极度疲劳。
★★★家长特别留意:婴幼儿可能无法清晰表达“关节痛”,表现为异常哭闹、拒绝活动、走路跛行。发现异常请立即就医!
04 和登革热傻傻分不清?关键区别在这里!
两者都由“花蚊子”传播,初期症状相似(高烧、头痛、肌肉痛),但核心差异在于:
05 致命坏消息:无特效药!无疫苗!预防全靠它!
目前全球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没有预防疫苗!治疗原则只有四个字:对症支持!
退烧止痛:体温>38.5℃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切记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充分补水休息:鼓励孩子多喝水、多休息。
及时就医:若孩子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尤其近期去过南方或东南亚,务必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北京佑安医院李侗曾主任提醒:“大多数患儿能完全康复,但关节痛可能迁延。婴幼儿、老人及慢性病患儿风险更高,需密切关注。”
06 最强防护指南!保护孩子,家长这样做!
预防核心就是斩断“蚊虫链”—— 无积水,无蚊虫;无叮咬,无疾病!
第一招:清积水!端掉蚊子“老巢”
翻盆倒罐:每周检查阳台、院子!清空闲置花盆、水桶、轮胎、瓶罐的积水,倒扣放置。
勤换勤刷:水养植物(富贵竹、万年青等)每周彻底换水1次,同时刷洗容器内壁和根部。宠物水碗、花盆底盘每天清理。
堵洞填坑:填平树洞、竹筒、地面坑洼。废弃轮胎打孔或遮盖防积水。
电器除水:及时清空空调托盘、饮水机接水盘。
储水严盖:水缸、水池等必须加盖密封,或投放安全灭蚊幼缓释剂(如0.5%吡丙醚颗粒)。
第二招:防叮咬!给孩子穿上“隐形防护服”
物理隔离:
家中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挂蚊帐(尤其婴儿床!)。
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深色更招蚊!),减少皮肤暴露。
化学驱避:
户外活动(尤其清晨/傍晚蚊子高峰):在裸露皮肤、衣物上喷驱蚊剂。
选择含以下有效成分的产品:
避蚊胺(DEET):儿童建议浓度10-30%(2月龄以上可用)
派卡瑞丁(Picaridin):较温和,2岁以上可用
驱蚊酯(IR3535)、柠檬桉油(OLE)(3岁以上可用)
严格按说明使用:足量、定时补涂。避免接触眼、口、伤口。儿童建议家长先喷自己手上,再涂抹孩子皮肤。
避开高危地:减少在树荫、草丛、竹林、水池边等蚊虫密集处玩耍逗留。
第三招:灭成蚊!见到就“格杀勿论”
居家灭蚊:使用电蚊拍、合格的杀虫气雾剂、蚊香、电蚊香液。注意气雾剂喷洒时避开孩子、食物,通风后再进入。
社区参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配合小区统一灭蚊行动。
07 重要!家长最关心的6个问题快问快答
Q:北方孩子需要担心吗?
A:目前疫情主要在广东。北方多为输入病例,风险较低。但国际旅行增多,所有家长都应了解防护知识!防蚊不止防基孔,还能防登革热!
Q:幼儿园/学校如何防范?
A:家长应督促园所定期清理积水(尤其盆栽托盘、沙坑玩具),检查纱窗是否完好。可为孩子书包备一小瓶驱蚊液(需老师协助使用)。
Q:被蚊子咬了就会得病吗?
A:只有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才会传播!但南方疫区的“花蚊子”带毒风险高,必须严加防范!
Q:孩子关节痛会持续多久?能治好吗?
A:多数患儿急性期后疼痛缓解。少数可能持续数月,极少数达数年。布洛芬等常规止痛药无效时,医生可能考虑短期激素治疗。绝大多数孩子最终能康复。
Q:有预防疫苗吗?
A:全球尚无上市疫苗!预防全靠防蚊灭蚊!(世卫正支持各国研发)
Q:孩子感染后要隔离吗?
A:不需要! 该病不会人传人。但患儿在家休息期间更需做好防蚊,避免蚊子叮咬他后再去叮咬家人,造成间接传播!
08 智慧防蚊,守护无忧童年
基孔肯雅热的威胁虽在,但并非不可战胜。它再次警示我们:防蚊绝非小事,而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坚实盾牌! 每一次翻盆倒罐的清理,每一件长袖衣裤的穿着,每一滴安全驱蚊剂的喷洒,都是对幼小生命的郑重承诺。
请转发给每一位家长! 尤其身处南方或计划前往热带地区的家庭。多一份知识传播,少一个孩子受苦。让我们用科学和行动,为孩子撑起无蚊的晴空!
#温馨提示:本文综合整理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发布、广东省佛山市卫健部门通报、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专家解读等权威信源,力求科学准确。疫情数据动态更新,请以最新官方发布为准。
面对健康挑战,也别忘了呵护孩子的心灵成长 。
编辑: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