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幽灵现身哀牢山?
“植物幽灵”是对特殊物种——水晶兰的形象称呼。7月29日下午,四川昆虫学家、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在云南哀牢山的原始森林中,意外发现了7株水晶兰。
因为水晶兰通体晶莹洁白,没有一丝绿色,如同冰雪雕成,所以很多人看到水晶兰的照片,第一反应是:这肯定是假的吧!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精雕细琢的植物!其实,水晶兰还真是现实中存在的植物,而且它们在很多地方都有生长。
在武侠小说中,水晶兰还常被神化为可以“起死回生”的幽灵之花,甚至拥有“冥界之花”这样充满神秘色彩的称号。其实它的神秘,源自它非比寻常的生存方式。
(通体洁白的水晶兰)
水晶兰是一大类植物的总称,除了少数橙色、黄色的种类,它们大多呈雪白色。水晶兰的花朵长在顶端,像个大大的脑袋,雌蕊在中间,旁边围了一圈雄蕊,从侧面看又有些像豌豆射手。花朵成熟后就会结出硕大的白色果实。它的根细长,会缠结成鸟巢状。它没有真正的叶子,叶子退化成鳞片状。
(从左至右依次是:水晶兰的果实、缠结成鸟巢状的根、退化成鳞片状的叶子)
水晶兰全身上下没有一丁点儿绿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来为自己提供养分,所以它“吃”东西的方式很特别。很多文章都介绍水晶兰是腐生植物,靠吸收枯枝败叶里的营养来维持生命,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水晶兰的营养来自于真菌,但它还要依靠一些绿色植物才能美美地“吃”上一顿,水晶兰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被称为“真菌异养”。
(水晶兰的正面)
有些植物的根很难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无机盐,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却多得用不完。而有些真菌,它们自己可以从环境中获得无机盐,却很难获得碳水化合物。于是一些植物开始“雇佣”这些真菌,它们一拍即合,互相帮助,形成了非常牢靠的共生关系。植物的根系和真菌形成了一种叫“菌根”的联合吸收器官。菌根在外界土壤中吸收养分,植物通过菌根为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等作为报酬,而真菌也通过菌根辅助植物根系吸收无机盐等物质。
水晶兰会与一些真菌形成菌根,并从菌根中获得无机盐,但它自己不能合成碳水化合物,所以只有当真菌同时与水晶兰和绿色植物形成菌根时,水晶兰才能通过真菌从另一种植物中获得碳水化合物。最常见与水晶兰形成菌根的真菌是红菇和乳菇,其次就是蜡蘑和口蘑,它们会在夏秋季节长出漂亮的子实体。而这些真菌又偏爱与杜鹃花、松树、栎树等形成菌根,所以水晶兰也就很喜欢生长在这些树林里。
(首行从左至右:红菇、乳菇 第二行从左至右:蜡蘑、口蘑)
大多数水晶兰都生活在古老的森林中,这些地方高湿低温,但由于生态的破坏,一些水晶兰濒临灭绝。不过在我国,水晶兰并不少见。它们大多长在南方的森林里,湿冷一点儿的原始森林里基本都有分布,而黄色的松下兰甚至在北方的高山草地也有生长。
(黄色的松下兰)
水晶兰一年只有40多天露出地表(4月至6月开花结果),其余的300多天隐匿地下,并且由于苛刻的生存方式,水晶兰无法人工栽培。当它们被从土里挖出来后,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晶莹剔透的水晶兰在受到伤害后会逐渐“黑化”,不久就会变成一根黑黢黢的“小树枝”。
(变黑的水晶兰)
由于其特殊的生态需求、生命周期短和无法人工培育等特点,水晶兰在人类视野中始终保持着稀有和神秘,那么拥有“冥界之花”“幽灵之花”这些外号也是非常合理了。
编辑: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