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大汗淋漓的你,一定很想来一口冰镇西瓜。清甜的果肉一口咬下去,瞬间就清凉许多!可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一块西瓜,放进冰箱冷藏之后再吃,会变得更甜一些。难道谁在西瓜里偷偷“加糖”了,还是说我们的味觉被“冻傻了”?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冰西瓜变甜”的科学秘密。
冰镇西瓜更甜,是心理错觉吗?
有人可能会说,感受到“冰的西瓜更甜”,只是我们的大脑被“骗了”,因为天气太热,吃到凉的东西就会觉得特别好吃。但其实,这种感觉不完全是错觉,因为冰镇过的西瓜,真的会让人感受到更强烈的甜味!
不过,重点来了——冰镇西瓜的含糖量其实并没有变化,也就是说,西瓜里糖的“总量”没变。那我们为什么觉得更甜呢?这就要从味觉的科学机制来解释啦!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我们是怎么感受到“甜”的。
人的舌头上布满了“味蕾”,每个味蕾上都有感受“甜、酸、苦、咸、鲜”五种基本味道的“感受器”。当你吃下西瓜时,果肉中的糖会和能感受到甜味的“感受器”结合,刺激大脑发出“好甜啊”的信号。
你觉得西瓜变甜了,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温度对这些“感受器”有影响。科学家研究发现:温度会直接影响我们对食物味道的感知,太热或太冷的食物都会降低味觉的灵敏度。比如,超过50摄氏度的食物会让舌头的味蕾暂时“罢工”,尝不出味儿,而低于5摄氏度的食物也会让甜味感受器变得“迟钝”,甜味变得不明显。
但西瓜在冷藏后,恰好保持在一个温度的“黄金区间”——7~10摄氏度。在这个温度下有个神奇的现象:感觉酸味的能力会下降,但感觉甜味的能力还在。既然酸味“弱化”了,甜味自然就“突出了”!这就让你感觉:哇,这西瓜好甜啊!
当然,很多人也会疑惑:西瓜的酸味本来就不多吧,为什么影响那么大?其实西瓜里也有酸味成分,比如柠檬酸和苹果酸。虽然不会像柠檬那样酸得你“龇牙咧嘴”,但它们确实存在。在常温下,这些酸味会和甜味一起被味蕾“感知”,从而降低“甜味的纯粹感”。一旦西瓜的温度降低,酸味就被悄悄“藏了起来”, 甜味就像聚光灯下的主角,瞬间C位出道!
吃西瓜时,鼻子也在“帮忙尝甜”
你以为吃东西只是舌头的事?其实鼻子也参与其中!比如,在吃糖炒栗子时,是不是光闻到香味就觉得甜了?这就是鼻子的功劳。科学家管这种现象叫“嗅味协同”。
吃冰镇西瓜也是同样的道理。西瓜的香味主要来自一些可以挥发的物质,它们会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增强你对甜味的整体感受。而西瓜经过冷藏被切开后,这些物质的香味会更持久,不会像在常温下那样快速蒸发或氧化,所以你不仅尝到了“甜”,还闻到了“甜”! 舌头和鼻子强强联手,甜味体验直接翻倍!
冷得越彻底,西瓜就越好吃吗?
了解了这么多,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把西瓜丢进冰箱里冰个够?但要注意冷藏并不等于冷冻,如果你把西瓜冻过头,西瓜里的水分就会结冰,破坏细胞结构,吃起来既没有原来的爽脆口感,还可能变得水水的、面面的,甚至甜味也会被“打折”。
最理想的吃法是,把西瓜放在冰箱冷藏室冷藏4~6小时,使西瓜的温度保持在7~10度,这样既避免了细菌的入侵,保留了果肉的口感,还能最大程度地突出它的甜味!
虽然我们说冰西瓜“更甜”,但别忘了一个重要事实:冰西瓜的含糖量本身没变,只是我们感觉更甜了。还有,吃西瓜一定要适量,吃得科学,吃得适度,才能真正做一个“健康吃瓜群众”!
编辑: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