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头条  >  正文

【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从小石头看见大世界,这堂课上得有“地”气

2025-07-31 10:06:51 来源: 未来网

走进《黑神话:悟空》中那些布满青苔的断壁残垣、直插云霄的嶙峋奇峰,寻找其中鲜为人知的地质密码;戴上MR设备跟随虚拟向导穿梭至瑰丽秘境,指尖轻点便能拾取晶莹剔透的雨花石;3D打印机的金属打印头在平台上来回移动,远古时期的三叶虫逐渐呈现,一场探寻“化石重生”的体验就此启航……在由未来网特别策划开展的“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少年儿童科技创享思政课第五课中,老师们展现的科技赋能地质研究的场景,不仅让每个参与的少先队员以及观看直播课的青少年观众感受到我国地质学的蓬勃发展,也让他们在心中播下了用科技探索自然奥秘的种子。

这堂探索地质学奥秘的思政课之所以生动,在于能让青少年从小石头里看到大世界。当青少年们观摩古生物化石3D打印,他们可以深入理解科技如何让沉睡的生命“复活”,从而在心底萌发对地质研究的好奇与向往;当老师在课件中展示MR设备的“神奇”,不仅能激发青少年们借助此类设备探索地质科学奥秘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埋下用科技丈量大地肌理的种子。本次思政课上,当直播镜头扫过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神,我们不难发现科学精神正在年轻一代身上稳稳传承。

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看,这堂思政课折射出我们在科技创新上的自立自强。地质科学发展的内涵,绝不是“找矿”“探油”那么简单,它还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从“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探索马里亚纳海沟,到“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获取了目前我国在南极阿蒙森海海山区域最长的沉积岩芯,再到我国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都展示了我国地质科技的蓬勃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在本次思政课上,青少年们了解着国家地质科技发展的丰硕成果,也在心中悄然升腾起对祖国科技实力的自豪与对未来探索的憧憬,那些闪耀在眼眸中的光芒,正是年轻一代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堂课不仅是一场地质科普课,更是一次点燃青少年强国梦想的精神启蒙,让“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的信念如种子般在他们心中扎根,有助于为国家科技进步积蓄坚实力量。

都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堂以“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思政课有着这样的践行——让科学变成甜甜的糖,让爱国变成酷酷的梦,使得广大青少年能持续积累“将来我也要当科学家,祖国的未来有我一份力”的自信。当广大青少年为脚下的岩层感到好奇,为国家的地质科技成就而自豪,他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望会不断增强,对时代的责任感也会逐渐明确,并在对每一块石头、每一项成果的探究中,加深对科学探索的坚持,坚定为国家奋斗的决心,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谢伟锋)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编辑: 耿玥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