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头条  >  正文

【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科技点亮考古星空,赋能文化传承

2025-07-31 14:54:51 来源: 未来网

你是否好奇,考古学家如何凭借一撮土,便能断代历史?又怎样由一粒炭化种子,还原古人餐桌风貌?甚至借助一片瓦当,拓印出汉代的星空?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问题,在未来网特别策划开展的“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少年儿童科技创享思政课第六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考古学是什么?”中,被一一解答。孩子们在这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课程里,推开考古学守正创新的大门,浇灌心底里文化自信、科技报国的种子。

当考古遇上科技,就如同为考古学家插上翅膀,从而能够更深入、更精准地探索历史奥秘。在本次思政课上,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少先队校外辅导员,以通俗易懂的“童言童语”,搭配图文、影像资料以及实物展示,为孩子们生动“描摹”了考古学的“全息图像”,带领他们了解考古学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科技创新给考古学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课堂上,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积极参与互动,不仅接触了专业的考古知识,更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蓬勃兴趣。

这样的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怀的涵养。不少孩子表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红领巾小考古家(小记者)参与《瓦当・屋檐之下的东方浪漫》沉浸式拓印实践活动时,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对话,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更加深刻理解了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加明晰了如何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种亲身实践,比单纯的书本知识传授,更能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和“触摸”中华文明,激励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本次思政课中,孩子们还了解到,走过百余年历程的中国考古学孕育了璀璨成果,而每一项成果背后,都离不开考古工作者们的付出、求索、创新。考古工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务实的工作作风,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他们展现出来的科学家精神,也会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他们“远航”时指引方向的罗盘与划破黑夜的明灯。

本次“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少年儿童科技创享思政课,以考古学为切入点,将科技教育、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为孩子们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探索考古奥秘的过程中,培养科学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未来,在更多这样课程的滋养下,越来越多的幼苗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为考古学发展注入科技力量与青春智慧,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周燃)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编辑: 耿玥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