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第三届“小荷之声”青少年核科普志愿者体验营结营仪式成功举办

未来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 王军伟)日前,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之际,第三届“小荷之声”青少年核科普志愿者体验营结营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

主办方领导出席仪式并致辞,一致对本届“小荷之声”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高度肯定,指出该活动有效推动了核科学知识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增强了公众对核能事业的理解与认同,是央企履行科普社会责任、服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

在分享环节,多位代表从不同角度畅谈参与“小荷之声”体验营的感悟。7名学员代表结合核科普实践经历,分享从“学习者”到“传播者”的转变过程,并表达未来继续传播核科学的愿望。

7名学员代表分享体验营经历/主办方供图

学员家长刘女士以“感恩、惊喜、期望”分享心情。她表示,最初被“小荷之声”诗意名字与科普主题吸引,了解到活动融合科学教育、科普体验与志愿服务后,果断为孩子报名,希望孩子感受科学魅力、体会志愿意义。

从三月到九月,刘女士见证孩子从对“核”一知半解到深入学习,活动让硬核科技变得生动,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种子。她惊喜于活动内容丰富,孩子不仅学核知识、悟核工业精神,还接受思政教育;更惊喜于孩子蜕变,从不善表达到自信走进校园、社区宣讲,甚至自创互动游戏向幼儿科普,获幼儿园表彰。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定慧里小学校长李春表示,当前,我国核能、航天等科技领域成就瞩目,在今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人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这股澎湃的核科技力量。但学校课本中核能知识仍然较为单薄,核科普亟待加强。

李春介绍,小荷之声平台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激发青少年科学梦想提供重要支撑。定慧里小学日常课程中非常重视科技教育,与中核集团等主办单位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小荷之声体验营,还让学生当“小老师”,在校园会创talk圈分享,带动更多同学将核知识与学习生活结合。参加小荷之声活动的学生还在开学第一课分享体验,激发同学兴趣,学校正规划将核科技内容系统地融入学校的课程建设当中,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组织方代表王朋系统回顾了本届体验营的组织过程与开展成效。据介绍,三年来,小核之声足迹覆盖2国11省市,联结数百所学校,招募近2000名学员,影响近2000家庭,受众超千万,还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中国科协最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曾亮相国际研讨会。

王朋分析活动的成功举办源于三方面:首先是“热爱”,诞生于对核事业及青少年的关爱,2022年疫情期间首办训练营,2023年面向社会发起活动,传递核知识与大爱;其次是“协同”,获国际原子能机构、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指导,中核集团等央企联动,多所中小学及地方团市委支持,形成合力;三是“赢在未来”,承载“两弹一星”精神,获中核集团肯定,寄望以知识为灯、情怀为帆,助力青少年逐梦,为中国核事业及民族复兴添力。

此外,承办单位代表曹殿鹏表达了地方对核科普与校地合作的支持,带队老师孙帅也从实践角度分享了带队体验。

仪式中还设置了“小荷剧场”科普剧表演、科技志愿服务证书与奖品颁发以及第四届承办单位授旗等环节。在后续的科普展演中,学员代表邱禹皓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进行宣讲,科学实验秀“物体会带电”则以互动形式生动展示科学原理,进一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据悉,第三届“小荷之声”活动首次由中核集团、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广核四大涉核央企联合主办,全国10省市13家单位共同承办,形成了核工业整体合力推进科普工作的新格局。

编辑:耿玥

马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