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看见飘扬的五星红旗,都会想起这个秋天的兵营:想起阅兵式上的钢铁洪流,想起老兵团战士爷爷的军礼,想起烈日下钉在原地的自己。我会把这份收获装进书包,用扎实的学习、坚定的信念,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做一个能扛起时代责任的少先队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二十九团孔雀中学七(5)中队热依麦·玉苏普艾力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道。
今年10月1日—3日,热依麦·玉苏普艾力与其他300名少先队员一道,参加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共青团中央少年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群团处、兵团团委共同主办,二师铁门关市团委承办,二师二十九团孔雀中学协办的“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红领巾请祖国检阅”国防教育训练营活动。
此次国防训练营活动令很多少先队员们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每每想起在训练营的点点滴滴,仍然心潮澎湃。正如二十九团孔雀中学七(6)中队阿曼妮萨·库尔班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次训练营像一场特别的‘课’,让我从只关心自己小世界的小孩,慢慢懂得了什么是家国,什么是担当。以后我会好好读书,把在训练营里学到的坚持和勇气用在学习上——因为我知道,我们这些少先队员好好成长,国家才会更强大。”

10月3日,“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红领巾请祖国检阅”国防教育训练营结营汇报在二师铁门关市举办。
一堂 “行走的国防课”:从军垦历史到实战体验
“爷爷们当年靠坎土曼和步枪建起戈壁新城,今天我们要靠知识和勇气守护祖国!”在渤海教导旅纪念馆内,二十九团孔雀中学八(8)中队的牛子墨盯着展柜里的旧军徽,郑重地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训练营紧扣这一主题,将红色基因融入每一项课程——开营首日,全体队员集体重温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影像,聆听受阅官兵现场分享,感受“强国必须强军”的深刻逻辑。
阿曼妮萨·库尔班同学说:“这次学习后,我对‘国防’和‘国家’这两个词,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感觉,不再像以前那样模糊又遥远。”

10月2日,“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红领巾请祖国检阅”国防教育训练营走进渤海教导旅纪念馆。
“训练营里,我还幸运地听了受阅军士郑敬城叔叔讲的故事,让我特别受触动。他说,为了阅兵时的完美表演,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训练,夏天近40度的高温下,站在太阳地里一动不动,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贴在身上硬邦邦的。每次累到实在扛不住,感觉身体都要垮了的时候,就用意志力给自己下命令:再坚持一下!”阿曼妮萨·库尔班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叔叔的话,我记在了心里。后来我们站军姿,腿麻得打哆嗦、汗水流进眼睛里辣乎乎的时候,我就想起他说的话,咬着牙把腰杆挺得更直,再也没喊过放弃。
训练场则是另一番火热景象。训练场上,10人一组合力举起圆木做深蹲,轮胎负重往返跑时溅起的沙土沾满衣裤;急救课堂上,队员们认真练习包扎救护,为“战场伤员”争分夺秒;军事技能区,打背包、持枪姿势训练让“小军人”们逐渐有了模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国防教育训练营负责人、孔雀中学副校长武彩霞介绍,通过队列训练练纪律、团队比武强协作、内务整理塑习惯,让国防教育从知识宣讲变成实践养成。以“少年军校”为核心载体,采用“专业教师主导+学长教官辅助+退役军人指导”三维教学模式,构建“理论学习+实操训练+心理培训+成果展示”四维活动体系,结合地域特色设计六大活动模块。
暖心守护:把心理培育融入每一个环节
“再坚持 10 秒!你已经比刚才更稳了!”战术训练场上,心理辅导员老师正在鼓励因动作不标准而气馁的队员。本次训练营特别设置将积极心理培育融入全程,在徒步拉练环节,针对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设计“成长闯关”环节:当队员因失误落泪时,教官会组织 “战友鼓励圈” 传递信心;每晚的 “心情分享会” 上,大家用彩纸写下收获,贴成“信念树”。
这些细节背后,是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理念的生动实践。此次国防训练营结合军营场景讲解自我保护知识,让“安全成长”与“家国情怀”同步扎根。
“如今国防课程已经落幕,训练场的铁丝网还立在那里,可它在我身上留下的印记永远不会消失。挺拔的站姿、说话时更有力的声音,是看得见的外在收获;而藏在汗渍里的坚持、站军姿时学会的自律,还有和同学们一起喊口号时体会到的团队精神,才是更珍贵的成长礼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正在一点点变成更好的样子——不再是那个遇到困难就想躲的小孩,而是慢慢学会扛住责任、守住坚持的少先队员。”正如热依麦·玉苏普艾力同学在日记中记录的这样,很多少先队员都在训练营成长蜕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10月2日,“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红领巾请祖国检阅”国防教育训练营开展举圆木、举轮胎特色训练。
“举圆木最考验团队默契!”牛子墨同学是营里的执旗手,为了正步执旗时让旗帜飘得笔直,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加练。“教官说,战场上战友就是彼此的后背,现在我们小组6个人,抬圆木时谁快了慢了都会喊‘调整’!”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长大后像受阅官兵一样,亲手守护国旗”。
除了体能挑战,训练营还特别融入了心理韧性培养——写营地日记记录“最难忘的瞬间”,拍微视频讲述“我眼中的国防”,参与“红领巾爱国防”征文比赛……
“以前遇到困难会哭鼻子,但这两天和队友一起咬牙坚持后,我发现只要不放弃,没有做不到的事。”二十九团孔雀中学八(5)中队郑梦宇欢翻开日记本,里面夹着一小块举轮胎时磨破的手套布,“这是我的‘勋章’。”
“通过在军事训练中融入心理培育,提升少先队员们的抗挫折能力与团队意识,还通过教授队列、军体拳等技能,强化纪律意识与独立生活能力,助力‘体、智、心’和谐发展。”武彩霞表示。
红领巾的誓言:从营地到校园的成长蜕变
结营不是终点,而是筑牢爱国强军信念的开端。
10月3日的结营仪式上,分列式汇报表演成为最燃时刻——300 名队员组成的整齐方阵踏着正步走过主席台,军体拳表演虎虎生威;“红领巾爱国防”主题征文中,孩子们用文字写下:“今天的训练让我懂得了,爱国不是口号,是每一次坚持、每一份责任”“我要把训练营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知道,我们这一代也能成为祖国的‘小钢枪’”。
当孩子们齐声喊出 “请祖国检阅” 的誓言,戈壁上空的回声久久激荡。从叠不好军被到主动帮助队友,从怯于发言到勇敢分享,这场训练营不仅让国防观念深入人心,更锤炼出青少年坚毅、协作、担当的品格。
第二师铁门关市团委书记代丽所说:“我们要让每一条红领巾都闪耀爱国光芒,让每颗少年心都筑牢强军信念。”
二十九团孔雀中学七(5)中队排日扎提·阿卜杜热西提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几天的国防训练营生活,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层层深刻的涟漪,让我收获的不仅是军事技能,还是一段闪闪发光的成长记忆。那些在训练中获得的成长,是从 “我不行” 到 “我能行” 的突破,是从一个人努力到和大家一起进步的改变。它们早就成了这段旅程中最珍贵的回忆,像一颗亮晶晶的星星,照亮了我的成长路。
“‘国防’这两个字在我心里,终于从课本上模糊的铅字,变成了阳光下滚烫的感动、训练场上咸涩的汗水,还有眼中坚毅的光——曾经我总以为,国防是军人叔叔们的事,隔着训练场的铁丝网,离我们这些握笔的学生很远,可这次经历像一场思想洗礼,不仅让我看见自己的蜕变,更让我读懂了‘少年与家国’的紧密联结。”热依麦·玉苏普艾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代丽表示,此次训练营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通过“体验式”“沉浸式”地学习,让各族青少年在汗水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协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希望这些‘小战士’不仅能成长为有担当的少年,更能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小种子’,把训练营里的收获带回家乡、带给更多小伙伴。”
训练场的迷彩服渐渐收起,但营地日记本上的誓言、微视频里的呐喊、征文中的热血中,每一个参与的少先队员都通过活动厚植了家国情怀,树立了“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更成长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小小宣传员。
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编辑: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