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作抢先看 > 正文

当孩子问你“AI会不会骗人”,你的回答可能决定他的未来

今年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是9月15日至21日。像往年一样,青少年网络安全是焦点之一。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与AI相关的新问题引发了新的关注。

比如↓↓↓

AI换脸技术被用于合成同学的“绯闻照片”,成为新型网络霸凌工具;

骗子用AI换脸并伪造声音,在视频通话中以“好友”身份骗取转账

生成式AI被滥用,批量生成谣言,造成AI幻觉,污染网络生态;

对话式AI“投其所好”,限制青少年认知视野,甚至引发沉迷风险

…………

此前,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少年报》征集的青少年“小问号”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提到了由“以假乱真”的AI所引起的虚假信息传播、网络霸凌、隐私泄露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不是靠我们寸步不离的守护就能避免的。与其隔离,不如赋能。我们真正该给予孩子的,不是一座无菌的温室,而是能助他们闯荡世界的“内功”和“装备”——即法律思维下的自我保护力,和善用AI的网络素养。                              

而这,正是《AI时代青少年自护宝典:网络迷城闯关指南》尝试做的事情:它不是一本传统的安全教育书,更像是一个为孩子精心设计的、充满挑战与趣味的“成长实验空间”。

直击家长问题

一站式补给

1

它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对话”

通过密室闯关、解锁谜题的沉浸式场景,将抽象的法律条款和网络安全知识转化为一道道待解的谜题。在这里,孩子不是网络风险的“被动听闻者”,而是解决危机的“主动破局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风险何在以及如何规避。

2

它扎根于真实的网络环境

书中的30道谜题源于真实发生的案例,涉及网络暴力、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沉迷、隔空猥亵、信息安全等五大青少年高发、易发的风险领域,覆盖了孩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大多数风险场景。

内容展示

3

它提供可迁移的思维框架

每个谜题后附有“法律密钥”解析知识点、“新知补给”拓展视野,并有“副本挑战”引导举一反三,借此培养孩子的法律思维和AI素养,让他们在面对新风险时也能触类旁通——这正是本书最想送给孩子的礼物——一种面向未来的、带得走的能力。

4

它源自权威专家的实践智慧

本书作者佟丽华是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儿童保护立法领域权威专家。

他不仅深度参与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两次重大修订的专家建议稿起草工作,还是最高人民法院少年司法研究基地专家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顾问,中宣部、全国普法办全国“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工作跨越立法、司法、普法等多个领域。

这使得书中的每一个案例设计和法律解析都既专业权威,又贴近孩子的认知实际

在这个网络安全周,让我们换一种方式去爱孩子——不仅仅是为他们清除危险,更是和他们一起学习并练习面向未来的“生存技能”。

这或许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数字时代,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最好支持↓↓↓


编辑:瞿凯侠

马上订阅